,但我也著實拿他當親生的一般教養對待了,可你看,七娘回來才幾日,他就折騰出那樣的事情來!”
“這要說嫉妒,三郎、八郎、五娘哪一個不是我親生骨肉?他們豈不是更該嫉妒嗎?十郎他害七娘的時候有沒有想過七娘乃是我這個嫡母的親生骨肉,我待他不薄,他當著我的面汙衊我的親生女兒可想過我的心情?!”遊氏擦著眼睛,難過的道,“就算三郎、八郎、五娘年長,不是那不懂事的時候了,十郎年紀小,但無憂和無忌年紀更小罷?七娘才回來的那些時候,赫氏一個勁兒的跟著她轉為她忙,也沒聽無憂、無忌童言無忌的說嫉妒他們七姑的話兒!可見這人若是不通道理了,根本就不是你對他好就能夠感化的,到底是誰生的向著誰!”
大夫人苦澀的笑了笑,道:“我知道四娘是錯了……”
“大嫂你就是太疼她們,所以忘記了一件事情。”遊氏幾下擦好了眼睛,平靜的道,“人誰無錯?有錯改之便好,要說錯處,我再說小七娘,同輩的孩子裡頭再沒有比她更不懂事更叫人頭疼的了,可這孩子再懵懂,她曉得改,這回她肯主動去給她祖父長跪請罪就是一個——再說四娘,她當年做下那樣的事情,四處替她賠禮打點壓下事情的人是大嫂你,她自己可曾出來認過錯悔恨過?不但沒有,而且如今又嫉妒起了妹妹們!所以我才要求大嫂你快快打發了她出門——這麼一個人在家裡叫我怎麼放心?即使女孩子們都出了閣,但往後難道不回孃家了嗎?或者回了孃家都不敢把郎子帶上?大嫂你知道我並不是得理不饒人的人,但凡四娘是真心改過,我也是她的四嬸,自己家裡小孩子行差踏錯了就不容忍,這也不是做長輩的氣度!可她……願意改麼?她想到過她再犯之後,大嫂你的處境麼?”
大夫人默然片刻,蕭索道:“我曉得了,那就馮家罷……四娘是個有主意的,我想她確實不必我多操心什麼。”
大夫人身邊的老嬤嬤聽得一個字也不敢說——遊氏這哪裡只是逼著大夫人同意把卓絳娘嫁出去,這是故意在大夫人與卓絳娘之間劃一刀呢,提卓昭節去給敏平侯請罪,用卓家孫輩裡公認最任性嬌氣不懂事的小七娘來比卓絳娘,小七娘尚且曉得要心疼並不怎麼疼惜她的祖父敏平侯,可卓絳娘被大夫人當成了親生女兒看待,卻哪裡有把大夫人當成親生母親一樣的尊敬孝順呢?
被遊氏提到這一點,由不得大夫人不心冷,雖然說大夫人不求卓絳娘捨生忘死的報答自己,可卓絳娘這麼一個勁兒的算計著姐妹們,而且還淨都是漏洞百出的計策,分明就是自己惹下事情來讓大夫人去收場——大夫人體恤她年少守寡,看到姊妹們有過得好的難免嫉妒,總有糊塗的時候,可遊氏這麼一說,就成了卓絳娘並不只是嫉妒,更多的是沒把撫養自己長大的嫡母當生母看,所以大夫人再怎麼為她操心,她也不在乎。
就好像卓知安一樣,他當著遊氏的面向卓芳禮告嫡姐卓昭節的狀,只想著自己的委屈和對嫡姐的嫉妒,全然不想嫡母在旁,而他的嫡姐乃是嫡母親生骨肉且不得已的寄養在外十四年,至今方能歸還家族,正如遊氏所言,當時她聽著自己視同己出的庶子口口聲聲汙衊著自己的嫡親幼女時心上哪裡不也是被捅著刀?
以庶子比庶女,卓知安與卓絳孃的行徑一下子就相似了起來,這番話直入大夫人心裡去,當年為了卓絳娘操的心傷的心,幾乎是一下子就湧了出來,這世上,哪怕是親生父母,即使不盼著子女回報,卻也沒人會願意煞費苦心的為兒女,最後卻還要在心上挨幾刀,何況卓絳娘還不是大夫人生的,大夫人聽著遊氏強調的親生子女與旁人所出的子女,不禁想到若是自己的親生女兒卓昭豔——確實那孩子不會犯這樣的糊塗,可卓昭豔從小到大也不是沒做錯過事情,然而那時候自己為她傷心的一哭,卓昭豔可不就是心疼得再也不敢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