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兒可萬萬使不得!我聽說給人家當童養媳的閨女,在婆家的日子過得十分悽慘,和讓人使喚的奴婢沒什麼兩樣……”

劉氏生長的小岞村娶親風俗十分獨特、也不興送養童養媳,而這王家夫婦則是從惠安北邊遷來小岞村的,因此遵循的風俗和小岞村當地人遵行的有些不同,也正是如此,柳氏才會提出讓楊七娘到王家當童養媳。

楊沫沫一聽柳氏的提議,頓時也驚得睜大了雙眼,她怎麼也沒料到柳氏會突然提出要楊七娘過門當童養媳,回過神來後小腦袋馬上飛快的轉動起來、想要搜刮出一些和童養媳有關的規矩。

楊沫沫知道童養媳在中國各個朝代都有,又被古人稱為“待年媳”和“養媳”,意思是指由婆家養育女嬰、幼女,待到孩子成年再正式成親圓房。

古時候的人家,之所以願意把親生閨女送去給人家當童養媳,不是因家貧無力養活,就是因家貧怕將來籌備不起女兒的陪嫁妝、耽誤女兒嫁人,總之說來說去都是因為一個“貧”字!

楊沫沫知道古時候男女結親,聘禮和陪嫁都要花費許多錢財,這種流傳了上千年的習俗是老百姓無力抗拒的,所以就有人想出了送、養童養媳這個法子。

這個法子可以讓男方早早的領個童養媳回來,這樣不但可以讓婆家家裡多一個勞動力,婆家還能自小就按著自己的意思調教媳婦兒。長大後正式成親時,儀式也比大娶簡單許多,男方無需再多花錢財和物事備聘禮,女家也無需再準備陪嫁妝。

如此一來,尋常的老百姓也就沒了“破家嫁女”和“破家娶媳”的煩惱了,所以民間因童養媳這個風俗,流傳了這麼一句俗語———“農家不能具六禮,多幼小抱養者”,也就是說,婚禮習俗是造成童養媳習俗盛行的一個原因。

楊沫沫把自個兒知道的和童養媳有關的事兒都理了一遍,馬上悲哀的發現,眼下楊家的境地還真和無奈把女兒送去當童養媳的人家一樣———貧窮得揭不開鍋、要靠借米來度日。

楊沫沫再換個角度思考柳氏的目的,以柳氏的家境來看,她日後定是不會操辦不起兒子們的親事,那麼她要不就是真的想替兒子娶回一個讓她稱心如意的媳婦兒、才會想著把楊八娘接過來自小調教起來,要不就是想讓楊八娘來給他們家當免費勞力。

楊沫沫一現代人能想到的事兒,劉氏這個古代人又怎會想不到呢?

就連柳氏都知道劉氏在擔心些什麼,直接開口解除了她的憂慮:“大柱媳婦,你是不是擔心七娘到我們王家後,會吃苦捱打?”

劉氏點了點頭肯定了柳氏的猜測,柳氏見狀勾嘴一笑,道:“我想要的是一個稱心如意的媳婦兒,而不是一個可以任我打罵的奴婢,若是要這樣的奴婢,我直接找人牙子買個回來,有賣身契攥在手上那奴婢不還聽話些?”

柳氏這話雖說得誠懇、但劉氏聽了卻依舊閉著嘴不答,柳氏見狀也不惱,只慢慢的把此事的好處一一講來:“這童養媳是要到里正那兒請他當公證人立下婚書的,立了婚書我也會給你們家一些錢物聊表心意,這些錢物也剛好可以解你們家的燃眉之急。”

“而有了婚書今後一圓了房,七娘也算是我家二郎明媒正娶的渾家,再怎麼也比去給人家當奴婢強多了!再說了,閨女養大了也是遲早要嫁人的,既然早晚要嫁,早嫁和晚嫁又有什麼區別?”

“可是……”

劉氏只說了“可是”兩個字就不接著往下說下去了,她知道柳氏是一片好意所以才沒像當日痛罵丁牙儈那般痛罵她。而柳氏也是個聰明人,猜到劉氏是擔心楊七娘到了王家後,會和別人家養的童養媳一樣,不但在家裡地位低下、還要日夜從事大量的家務勞動,或是被她這個婆母虐待。

但柳氏相信劉氏心裡也清楚、並不是所有童養媳在婆家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