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解釋的非常詳細,將宋慶對待他們這些江湖人物的待遇條件之類逐條拿出來說明,遇到什麼具有徐州特色的名詞之類。也都幫著進行解說,也算是盡心竭力的幫著宋慶拉人了。
跟這邊差不多的事情,最近兩天不斷在河南各處發生,各路小股流寇的頭目們都被找上。而負責跟他們‘閒聊’的,都是徐州系中那些土匪出身的軍官,甚至還有乞活軍的人過來以身說法,老子可不是那些徐州當地的土匪,而是正經造反過兩次的,如今一樣在徐州逍遙自在,你們不過是做過流寇,能有什麼可擔心的?趁早到宋將軍這邊來,往後吃香的喝辣的,弟兄們都能過上好日子。
說著說著,將徐州軍隊體系說成個藏汙納垢之地了,可偏偏這還就是事實,徐州系中除了良家子弟佔了七成名額之外,其餘還就是朝廷叛軍和各處魑魅魍魎組成的,若是換做其他地方,這種配置保準會出亂子,可在徐州卻安穩得很,無論是乞活軍還是那些土匪們,都已經是被宋慶徹底打服氣的,因此過來效力半點忤逆情緒都沒有,加上在這邊吃得好賺得多,很多人甚至都覺是個美差,如今徐州當地不少土匪還在辛勤做事,等待下一次擴軍的時候把自己收編過去,完成從土匪到官兵的華麗轉身。
這種事實如今也在影響著河南當地的流寇們,讓這些原本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的流寇,內心深處忽然間多了一條光明大道,很多人都是當場就動了心,託人去找宋慶說說話,稍稍謹慎些的也都說是回去會慎重考慮,短時間內一定給出回話,決不讓宋將軍多等之類,隨後第二日或者第三日也都決定投靠過去,他們畢竟不是高迎祥,只是些想要有房有地吃喝不愁的老農民,誰能夠給他們這些東西,他們自然就去投奔誰,如今高迎祥正在跟陳奇瑜大戰,投靠宋慶則成為了小股流寇們最好的選擇。
招降河南境內的流寇,只是宋慶大戰略的一部分,在河南屯駐了幾天之後,他便決定就地招兵買馬,因為車廂峽之後不久,皇太極的第二次入寇就要開始,現在只要多練出些兵馬來,將來打仗也用的上,雖然暫時沒法明目張膽的擴軍,但卻可以用河南義勇的名義把人拉走,反正他在本地有親戚,大不了將義勇頭目的名頭都放在那些親戚身上,等到真打起來的時候,朝廷只會覺得人不夠多,才不會管這些義勇從什麼地方來的,而普通人則會看到這些義勇的頭目都姓宋,會記住這是宋家人在打建奴。
當然,首先他需要把自己在河南那一大家子親戚都接過來,畢竟人家也算是地頭蛇,而且在各處多多少少的都有些關係,拉隊伍的速度肯定比他這個外來戶要強得多,因此便將一直都跟著他的宋英派了出去,宋英也的確是不負厚望,很快找到了宋家在河南的族長,以及那些在族中說話管事的人,將大家全部召集到了一起,說出了宋慶的打算,同時讓大家自己決定是否要去徐州。
這還真是讓人有些為難的事情,如果按照常理來說,宋慶父子如今在徐州做出好大場面,家人們趨之若鶩的過去投奔是再正常沒有的事情,可偏偏當年宋慶家那一支是主動分家的,而且這些年過去都沒什麼往來,如今讓本宗這些人離開河南,跑到徐州去投奔宋慶,這多少顯得有些丟面子,好像本宗向他們那個當年主動提出分家的支系低頭了似的,換了誰誰心裡都不會無動於衷。
當然了,宋慶也沒讓所有人都去徐州,只是過去一部分人而已,其餘的要在河南當地拉出隊伍,可這拉隊伍的差事,似乎也不是什麼正經路數,雖然跟謀逆造反扯不上邊,但看上去總是不那麼有底氣,而且拉起來之後還不是正經的官兵,只是以河南義勇的身份出現,隸屬宋慶的狗營而已,義勇這行雖然聽起來名頭挺不錯,宋慶當初的隊伍也有徐州義勇,但總歸還是沒有個正經的名分。
這年頭大家都相當看重名分,哪怕是個外室也要想辦法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