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州城外,遼軍大帳內,耶律夷列神色焦躁不安。
自兵圍代州至今已兩日,其間他馬不停蹄地指揮遼軍對代州城發起了五輪強攻,可每一次都被城牆上的宋軍將士擊退。
此刻,他望著那座高聳巍峨、屹立不倒的代州城,心中被憤懣與不甘充斥。他深知,戰事每拖延一刻,宋軍救援部隊就越有可能趕到,屆時,想要攻克這座代州城,更是難如登天。
耶律夷列緊蹙眉頭,在帳中來回踱步,苦苦思索著破城之策,試圖在局勢變得更加棘手之前扭轉乾坤。
代州城牆上,畢仲遊與諸將校滿臉疲憊,望著傷亡慘重的禁塞軍將士,悲傷難抑。歷經遼軍五輪強攻,一萬多禁塞軍僅餘五千餘人,城垣染血,屍橫遍地。
“也不知太原府的援軍何時才能到?”
畢仲遊面色凝重,憂心忡忡地說道,“若他們遲遲不來,就憑這西夏、遼國軍隊再來兩輪強攻,我們恐怕就難以支撐下去了。”
其他將校聞聽此語,皆紛紛點頭。此刻,他們全然憑藉著對援軍的期望以及代州城內百姓的全力支援,方能堅守陣地,未致出現潰散之態。
需知在北宋時期,一支軍隊倘若傷亡達到三成,仍可堅持戰鬥,那便堪稱是紀律嚴明、訓練有素的勁旅,而如今他們的傷亡已然高達五成,如此情形下還能堅守,絕對可算得上是精銳之師中的精銳了。
“咚咚咚!咚咚咚!”沉悶而急促的攻城訊號聲自下方傳來,畢仲遊及城牆上的一眾將校瞬間神色緊繃。
他們地抄起身旁的兵器,毅然向著城牆邊緣大步走去,目光中透著視死如歸的決絕,準備再次迎接遼軍的猛烈進攻,身後的將士也迅速各就各位,嚴陣以待。
代州城牆下的遼軍大營內,耶律夷列神情嚴峻。此次他傾盡兵力對代州城發動強攻,因他明白,若此次無法攻克代州城,便只能率軍另覓他途進擊大宋。故而,遼軍此番攻勢極為凌厲,遠非先前那五輪可比。
代州城牆上,畢仲遊與眾多靜塞軍將士揮舞長刀,目光緊盯著不斷湧上城牆的遼軍。將士們個個奮不顧身,全力劈砍來敵。
一時間,城牆處兵器碰撞聲和喊殺聲交織在一起。有靜塞軍戰士被遼軍兵器刺穿身體,卻仍拼死抵住對方,抱著敵人從城牆上一躍而下,與之一同墜下城牆。
還有靜塞軍將校見遼兵漸多,毫無懼色,大笑一聲後躍向遼軍爬梯,雖被遼軍兵器刺傷,卻毫不在意,拼力拉扯爬梯,帶著梯上的遼軍士兵一同滾落城下。
隨著時間流逝,遼軍攻勢愈發兇猛,城牆上宋軍傷亡漸增,形勢危急萬分。畢仲遊和眾將校苦苦支撐,卻也難以抵擋這潮水般的進攻。
望著源源不斷湧上城頭的遼軍,眾人都覺此次代州城將破之際,只聽城牆下遼軍後方大營傳來轟隆隆馬蹄聲,同時煙塵滾滾而起。
呼延灼領命支援代州後,便率領龍衛右廂軍朝著代州一路疾馳。歷經兩日的奔波,大軍終於臨近代州城。
然而,還未及休整片刻,便聽聞代州城方向喊殺聲震天,兵器碰撞之聲不絕於耳。抬眼望去,只見代州城牆上已遍佈遼軍身影,形勢顯然萬分危急。
呼延灼深知刻不容緩,當機立斷,即刻率領著一萬二千龍衛右廂禁軍,直撲遼軍後方大營,發起了迅猛的進攻,企圖從後方突破,緩解代州城的燃眉之急,扭轉戰局。
顯然,呼延灼的策略大獲成功。遼軍全然未料到宋軍援軍來得如此之快,毫無防備之下,被呼延灼率領的龍衛右廂軍徑直殺入陣中,正在全力進攻代州城的遼軍頓時一陣慌亂。
耶律夷列眼見自家大軍後方遭受突襲,陣型被衝得七零八落,便立刻知曉情況不妙,急忙組織抵抗,只是此刻陣腳已亂,根本無法組織起有效的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