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八節的起源及傳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起源
臘八節起源於古代的臘日祭祀活動。臘日祭祀是上古時期重要的年終祭祀日,起初並沒有固定日期,直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才固定在農曆十二月初八?1。臘八節不僅是民間節日,也是佛教的重要節日,紀念釋迦牟尼佛成道之日,稱為“法寶節”或“佛成道節”?12。
傳說
?佛教傳說?:相傳釋迦牟尼在成佛之前,棄位出家,經過六年的苦修苦行,最終在十二月初八這天悟道成佛。傳說中,兩位牧女在釋迦牟尼最憔悴時給他熬了乳糜(粥),使他恢復體力並在菩提樹下悟道。從此以後,佛門弟子在臘八節煮粥敬佛,形成了臘八粥的傳統?34。
?秦長城傳說?:秦始皇修建長城時,許多民工因糧食不足而餓死。有一年臘月初八,民工們用五穀雜糧熬成稀粥,以此紀念那些餓死的民工?3。
?岳飛傳說?:南宋時期,岳飛率領軍隊抵禦金兵,士兵們在臘月初八喝到了百姓施捨的粥,這被稱為“千家粥”。為了紀念岳飛和這一天的特殊經歷,後來形成了臘八節吃粥的習俗?4。
?朱元璋傳說?: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年輕時曾在監牢中受苦,他在臘月初八找到一些雜糧煮成粥充飢。後來他成為皇帝,將這一天定為臘八節,並命名為臘八粥?4。
習俗
臘八節的習俗主要包括喝臘八粥。臘八粥由米、豆、果乾等熬製而成,不僅美味可口,還富含營養。喝臘八粥象徵著人們對新年的期盼和祈願?4。此外,臘八節還有祭祖敬神、逐疫等傳統活動?5。
臘八節,即每年農曆十二月初八,前身為古代的臘日,是上古重要的年終祭祀日,起初並沒有固定時期,直到魏晉南北朝時,才固定在臘月初八。22
十二月初八也是佛教紀念釋迦牟尼佛成道之節日,後逐漸也成為民間節日。又稱為“法寶節”“佛成道節”“成道會”等。
1
臘八粥,又稱“七寶五味粥”、“佛粥”、“大家飯”等,是一種由多樣食材熬製而成的粥。臘八粥的最早文字記載在宋代。南宋吳自牧《夢粱錄》載:“此月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剎等寺,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我國喝臘八粥的歷史,已有一千年以上了。每逢臘八這天,不論是朝廷官府、寺院還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朝,喝臘八粥的風俗更是盛行。
3
在我國北方,有“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之說,過臘八意味著拉開了過年的序幕。每到臘八節,北方地區忙著剝蒜制醋,泡臘八蒜,吃臘八面臘八粥。在南方臘八很少提,臘八節是典型的北方節日。2-4
中文名
臘八節
外文名
the laba Rice porridge Festival
別名
法寶節、臘八祭、佛成道節、成道會
節日時間
農曆十二月初八
節日型別
中國傳統節日
流行地區
中國北方2
節日起源
佛陀成道、寺院施佛粥、宗教祭祀
節日活動
泡臘八蒜、煮臘八粥
節日飲食
臘八粥、臘八蒜、臘八面
設定時間
南北朝
節日簡介
即每年農曆十二月八日,又稱為“法寶節”“佛成道節”“成道會”等。本為佛教紀念釋迦牟尼佛成道之節日,後逐漸也成為民間節日。
節日由來
按佛教記載,釋迦牟尼成道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