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1章 傳承與未來

陽光透過天窗, 在地面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也照亮了林雲眼中閃爍的光芒。 他彷彿看到了一個嶄新的時代正在冉冉升起, 一個屬於中國人民的, 充滿希望和力量的時代。 而這一切, 就發生在這間充滿活力的車間裡, 發生在這群默默奉獻的工人手中。

昏黃的燈光灑在車間裡,映照著金屬裝置冰冷的光澤,空氣中瀰漫著機油和金屬混合的獨特氣味,耳邊是機器運轉的低沉轟鳴,夾雜著電流的滋滋聲。林雲舉起相機,鏡頭對準了控制檯前的一個年輕身影。

那是一個二十出頭的小夥子,身穿深藍色的工裝,袖口挽起,露出結實的小臂。他面板黝黑,額頭滲著細密的汗珠,在燈光下閃著光。他的眼睛緊盯著顯示屏,眼神專注而銳利,彷彿在與那些跳動的資料進行無聲的交流。他的手指在控制檯上飛舞,動作嫻熟而精準,每一個按鈕的按下,每一個旋鈕的轉動,都顯得那麼自信而果斷。顯示屏上,各種曲線和數字不斷變化,如同跳動的脈搏,昭示著機器的運轉狀態。

“這些資料,你看,”小王指著螢幕上不斷跳動的數字,聲音略帶興奮,又透著幾分年輕技術人員特有的嚴謹,“都要嚴格控制在標準範圍內,絲毫不能馬虎。上限是這個數,下限是那個數,中間的浮動範圍不能超過千分之五。” 他戴著一副黑框眼鏡,鏡片後的雙眼炯炯有神,正專注地盯著螢幕。窗外,午後的陽光透過厚厚的玻璃,在潔淨的車間地面上投下明亮的光斑,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機油味和金屬特有的氣息,夾雜著機器運轉時低沉而有節奏的嗡鳴聲,這種聲音構成了這個時代特有的工業交響曲。

林雲湊近了些,那些密密麻麻的數字在他眼中彷彿跳躍的音符,讓他聯想到了《墨經》裡那些關於算術的精妙論述。他甚至能想象到,兩千多年前的墨家學者們,也是這樣嚴謹地對待每一個資料,每一個尺寸,力求將誤差降到最低。 他微微眯起眼睛,試圖看清螢幕上更細微的變化,鼻尖似乎也聞到了那股淡淡的墨香,與眼前的機油味交織在一起,形成一種奇特的時空交錯感。

“以前啊,”小王轉過頭,臉上帶著一絲年輕人的驕傲,“這些資料都是靠人工測量,老師傅們拿著卡尺和千分尺,一個一個地量,一個一個地算,費時費力,還容易出錯。現在有了這套智慧系統,效率提高了可不止好幾倍呢!” 他指著控制檯上的幾個按鈕,語氣中充滿了對新技術的自豪。

李主任站在一旁,雙手背在身後,臉上帶著一種老工程師特有的沉穩和嚴謹。他看著小王熟練的操作,眼中閃過一絲讚許,但同時也保持著一份警惕。“小王說得對,效率確實提高了不少,”他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有力,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權威,“但技術再先進,也只是工具。人的判斷,操作者的經驗,才是最重要的。機器是死的,人是活的,機器只能按照程式執行,而人,卻能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 他走到林雲身邊,指著螢幕上的資料,繼續說道:“你看,這些數字雖然都在標準範圍內,但細微的波動也可能預示著潛在的問題。這就要靠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們,透過觀察、分析,才能及時發現並解決。” 他說話的時候,眼神銳利,彷彿能看穿機器背後的秘密。

林雲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迅速在筆記本上記錄著。他感受到了一種厚重的責任感,一種對技術、對質量的執著追求。 他抬頭看了看李主任,又看了看小王,心中湧起一股敬意。他知道,正是這些默默奉獻的工程師們,用他們的智慧和汗水,支撐起了新中國的工業脊樑。

“走,林記者,”李主任轉身,朝著車間深處走去,腳步穩健而有力,“這邊是成品檢測區,每一件產品都要經過嚴格把關,才能出廠。” 車間裡,機器的轟鳴聲漸漸遠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更加細微、更加有節奏的聲音,那是質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