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本源究不能指其實在何處,徒為華言炫聽,並無一干豎之,枝葉扶疏之妙。愚意所謂本源者,倡學而已矣。惟學如基礎,今人無學,故基礎不厚,時懼傾圮。愚於近人,獨服曾文正。觀其收拾洪楊一役,完滿無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滿乎?”(68)這話表明毛澤東對曾國藩的佩服無以復加。

誠如毛澤東所言,“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毛為何對曾偏愛至此,我覺得還有三點特殊原因可以解釋。

其一,湘潭和湘鄉兩縣毗鄰,毛家和曾家相距不過幾十里路,而毛澤東的母親文七妹就是湘鄉人,少年毛澤東常住外祖父家。曾國藩是1872年去世的,毛澤東是1893年出生的,相隔21年,可以想見少年毛澤東是聽著曾國藩的故事長大的,這是一種鄉情的耳濡目染,人文的啟蒙教育。

其二,恰如曾國藩密薦左、李所言,“取勢宏遠。” 曾國藩自己就身體力行。剿滅洪楊之後,他將天下財富聚集湖南,主要不是用來大興土木,光宗耀祖,而是興辦鄉間教育。湖南近代以來人才輩出,重要原因就是鄉間教育辦得好,從娃娃抓起。其中毛澤東就讀的東山學堂,就為曾國藩所創辦。後來,毛澤東曾多次說起“沒有東山學堂,我就不可能走到長沙,如果走不到長沙,我就更不可能走向全國。”言詞之間,充滿了對東山學堂和先賢曾國藩的感念之情。

其三,曾國藩一介書生,36歲時以禮部侍郎的身份被咸豐奪情,受命於危難之際,辦團練、聚鄉勇,從此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挽狂瀾於既倒,歷經10餘年而剿滅洪楊。文人出身,和軍事不沾邊,從不舞槍弄棍,在這一點上,毛澤東和曾國藩其實是很相似的。他練游泳,搞風浴雨浴,也是為了練意志練體魄,跟武藝並不相干。1927年,朱毛井岡會師時,毛澤東唯一一次背上手槍,還撰打油詩自嘲曰:“背上駁殼槍,師長見軍長”,語氣頗為不屑。這是一次文字記載。還有一次圖片記載是1964年,毛澤東在羅瑞卿陪同下檢閱了大比武之後,一時興奮,現場留下兩張照片,一為揮拳打沙袋,一為端著步槍作瞄準狀。這就是作為千軍萬馬統帥的毛澤東畢生留給我們和武器、武藝相關的記載。此外,如毛自述,他所讀兵書也不多。長征途中,博古、李德等教條主義者嘲笑毛澤東打仗就靠兩本書,一本是《孫子兵法》,一本是《三國演義》。毛澤東後來多次反駁這種說法,說《三國演義》是從小就看過的,但是《孫子兵法》那個時候我根本就沒看過。當然這種說法也不完全可信,但大體說明毛澤東以前和軍事無淵源。鬧秋收起義,上井岡佔山為王,實在也是被逼無奈。因為蔣介石搞了政變,要殺共產黨人,你不殺他,他來殺你。而且毛、曾之間還有一點也很相似,開始多是屢戰屢敗,曾國藩弄得兩次跳水自盡,毛澤東帶著秋收起義的隊伍也是且戰且走,到永新三灣改編才基本穩住陣腳,後來又歷經了第四、五次反圍剿以及長征萬里轉移的大跌宕、大挫折,但是屢敗屢戰,愈挫愈奮,最終都戰勝了對手,成為了王者。

txt小說上傳分享

毛澤東詩詞的一種解讀(29)

現在我們就湖湘文化對毛澤東的影響作四點小結。第一點就是湖湘文化的愛國主義傳統進一步激發了毛澤東救國救民的偉大抱負“妙手著文章,鐵肩擔道義”,兼濟天下、捨我其誰。第二點就是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培養了毛澤東堅強的革命意志,廣闊胸襟和領袖氣質。毛的成功可以說百分之六十以上是由於意志的堅定和強大所致,但後期發展到唯意志論,過分看重誇大精神的作用,就走向了事物的反面。第三點就是中國傳統的樸素的唯物主義辯證法與馬列主義的結合成為毛澤東思想的重要基礎。這裡所說的樸素的唯物主義主要是指王船山的哲學思想體系。第四點就是軍政謀略啟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