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笑著擺擺手,說道:“陳監工過獎了,咱幹這行的,就是靠手藝吃飯,能為長陵出份力,也是咱的榮幸,自然得使出渾身解數,把活兒做到最好。”
然而,這精細的活兒,進度自然就慢了些,張把頭見狀,便有些著急了,跑來跟我說道:“陳監工,這趙師傅幹活是精細,可這速度也太慢了,照這進度,怕是要耽誤整體工期呀,要不咱催催他,讓他快點兒?”
我瞪了他一眼,說道:“催什麼催,這雕刻之事,急不得,慢工才能出細活,若是為了趕工期,壞了這手藝,那可就前功盡棄了,你且莫要多言,趙師傅按自己的節奏來便是。”
張把頭嘟囔了幾句,也不敢再多說什麼,轉身走了。
就這樣,在諸多波折與努力下,長陵的工程一點點地向前推進著,那宏偉的輪廓也漸漸清晰起來。
到了1412年,工程已然完成了大半,可越是到這個時候,越不能放鬆警惕。
這一年的夏日,雨水格外多,那長陵工地時常被雨水浸泡,給施工帶來了諸多不便。
有一日,一場暴雨過後,我趕忙去檢視工程情況,發現一處剛砌好的牆體,被雨水沖塌了一部分,心中頓時焦急起來。
我叫來負責此處的工匠們,說道:“這牆體怎麼如此不牢固,一場雨就沖塌了,你們是怎麼修築的?”
工匠們面露難色,說道:“陳監工,這雨下得太急太大了,排水又沒及時跟上,這才導致了牆體坍塌,咱們這就重新修築,一定注意做好防水。”
我無奈地嘆了口氣,說道:“趕緊修吧,這天氣多變,可得多留意著點兒,別再出這樣的岔子了。”
工匠們趕忙行動起來,重新搬運石料、攪拌灰漿,開始修補那坍塌的牆體。
我看著他們忙碌的身影,心中滿是感慨,想著這長陵工程,真是歷經了千辛萬苦,每一步都走得如此不易,可無論如何,都得把它建好,不負聖上的期望,也不負這眾多工匠、役夫的辛勞付出。
經過眾人的不懈努力,到了這一年的年末,長陵的工程又有了新的進展,主體建築基本完工,只剩下一些收尾的裝飾、佈置活兒了。
我站在那初具規模的陵寢前,望著那高大的殿宇、精美的雕刻,心中滿是欣慰,想著這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雖有諸多艱難險阻,卻也都一一克服了,這長陵,必將成為大明的一座不朽豐碑。
在這同一時期,世界其他國家也有著各自的陵墓建築以及大型工程建設等方面的情況,且與大明1412年我監工長陵工程進展這一經歷有著諸多關聯與可比之處。
在英國,當時正處於中世紀晚期,其也有一些貴族、王室成員的陵墓建設,不過規模相對較小,多是在教堂內部或者周邊修建墓室,建築風格偏向哥特式,注重用尖拱、花窗等元素營造出神秘、莊嚴的氛圍。其工程建設主要依靠當地的石匠、工匠等,施工過程中會遵循傳統的建築技藝和宗教要求,不像大明長陵這般有著宏大的規制和嚴格的皇家標準,體現出不同國家文化背景與政治體制下陵墓建築規模與標準差異,英國重宗教氛圍營造,大明則重皇家規制體現。
在法國,中世紀晚期的法國,王室陵墓的修建也頗為講究,會選址在一些大教堂或者王家修道院等地,建築風格融合了哥特式與羅曼式的特點,造型較為華麗,內部裝飾有精美的雕塑、壁畫等,展現出王室的尊貴與榮耀。但法國陵墓建築的工期往往沒有大明長陵這般長,工程管理相對沒有那麼嚴格細緻,更多是依賴於當時的建築行會規範,體現出不同國家建築傳統與管理模式下陵墓建築的工期與管理差異,法國重藝術展現與行會規範,大明則重精細施工與皇家管控。
在奧斯曼帝國,疆域遼闊,其帝王陵墓的修建有著濃厚的伊斯蘭建築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