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年,也就是公元1387年,這大明朝的天下,看似已在太祖皇帝朱元璋的鐵腕治理下日漸安穩,可那北方的邊患卻依舊如芒在背,那納哈出所率的殘元勢力,盤踞在遼東一帶,時不時地侵擾邊境,讓百姓不得安寧,也讓朝廷憂心不已。朕深知,若不將這股勢力剿滅,這大明的北方邊境便難有長久的太平之日,於是,朕決意派遣馮勝等一眾將領,出征納哈出,期望能一舉蕩平這北方的禍患。
《明史·馮勝傳》記載:“二十年,命勝為徵虜大將軍,潁國公傅友德、永昌侯藍玉為左右副將軍,帥南雄侯趙庸等以步騎二十萬徵納哈出。鄭國公常茂、曹國公李景隆、申國公鄧鎮等皆從。帝復遣故所獲納哈出部將乃剌吾者奉璽書往諭降。勝軍駐通州,遣藍玉乘大雪襲慶州,克之。夏四月,兵至遼河之東,獲其屯卒,知納哈出營在金山,從間道掩擊,破之。納哈出降,得所部二十餘萬人,牛羊馬駝輜重互望於道。還至亦迷河,復收其殘卒二萬餘、車馬五萬。而都督濮英殿後,為敵所執,死之。師還,以捷聞,賜死,而宥茂罪。”每每念及這記載此次出征詳情的文字,朕心中便是感慨萬千,這一戰,雖有諸多波折,卻也收穫頗豐,讓那納哈出的勢力土崩瓦解,為我大明的北方邊境除去了一大隱患吶。
且說這馮勝,本就是久經沙場的老將了,戰功赫赫,威名遠揚。此次被朕委以徵虜大將軍之重任,那心中自是既感榮耀,又覺責任重大。他深知,這一戰關乎著大明的邊境安危,關乎著萬千百姓的生活,絕不能有絲毫的差池。
出征那日,大軍在通州集結,馮勝身披戰甲,頭戴盔纓,騎在那高頭大馬上,望著麾下那二十萬步騎,那真是旌旗蔽日,士氣高昂啊。他心中豪情萬丈,對著將士們高聲喊道:“諸位將士,今日我等奉陛下之命,出征納哈出,那納哈出賊子,屢屢犯我大明邊境,擾我百姓,此等惡行,絕不能容!咱這二十萬兒郎,皆是我大明的精銳,定要將那納哈出打得落花流水,揚我大明國威,都給我打起精神來,隨本將軍建功立業去!”
將士們齊聲高呼:“願聽將軍調遣,不破納哈出,誓不回還!”那聲音,如雷鳴般在天地間迴盪,震得人熱血沸騰。
馮勝身旁的傅友德,也是一員猛將,他拍了拍馮勝的肩膀,笑著說:“馮兄,此次出征,有你我等齊心協力,那納哈出必是插翅難逃,咱定要打個漂亮仗,也好讓陛下安心吶。”
馮勝微微點頭,目光堅定地說道:“傅老弟說得對,不過那納哈出也不是吃素的,咱切不可輕敵,還得小心應對才是。”
大軍一路向北,行進途中,馮勝便派出多路探子,去打探納哈出的軍情。這一日,大軍行至通州,馮勝召集眾將商議軍情。
藍玉站出來說道:“將軍,如今這大雪紛飛,倒是個天賜良機,咱可派一支奇兵,趁此天氣,突襲慶州,打那納哈出一個措手不及呀。”
馮勝聽了,眼中一亮,點頭道:“藍玉將軍此計甚好,那便依你所言,你率一隊精銳,冒雪前去,務必拿下慶州,若能成功,咱這開局便佔了先機。”
藍玉領了軍令,當下便點齊兵馬,趁著那漫天大雪,如鬼魅般朝著慶州疾馳而去。那慶州的守軍,哪能想到明軍會在這等惡劣天氣下突然來襲,還沒回過神來,便被藍玉的軍隊殺了個大敗,慶州就此被攻克。
訊息傳回馮勝軍中,將士們士氣大振,皆誇讚藍玉的勇猛機智。
待到夏四月,大軍已然來到了遼河之東,在這裡,他們抓獲了一些納哈出的屯卒,從這些人口中得知,納哈出的營地就在金山。馮勝當機立斷,決定從間道掩擊,打他個出其不意。
這一番行軍,可著實不易,那山間小道崎嶇難行,將士們既要小心腳下,又要保持安靜,以免被敵軍發覺。可咱大明的這些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