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1章 第121集《妙法蓮華經》

—攀緣,而且是執著一個相狀,而這個相狀把我們自己給框住了。

如果我們採取真修就不會了,因為我們是從生滅的攀緣心而回歸到一念心性。一念心性是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它是離相清淨的,沒有相狀。所以,在真修的角度,他是站在無求的角度來求。這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假借佈施來開顯我們自性本具的佈施的功德;我們假借持戒這個修學的法,來開顯我自性本具的持戒的功德,這借相修心。所以,他法法消歸心性的結果,他每一個法都是跟真如法界相應的,所以他在成就功德的時候是圓滿的無上菩提。

也就是說,基本上,修行,你選擇不同的過程,你就有不同的結果,成佛之道就是這樣。不是看誰先修行了,不是這個意思。有些人修行很慢,然後又退回去;有些人是開始發心以後,他勇往直前到成佛,他不退轉。這個就講到緣修跟真修的差別了。

那真修就對我們很重要了,就《法華經》講的一佛乘。那麼什麼是真修的真實相貌呢?我們這堂課就開始講什麼叫真修。就是,為什麼它能夠既堅固又圓滿,它到底經歷過什麼過程?

我們看講義,看名字即佛。

二、名字即佛

方聽無生曲 始聞不死歌

今知當體是 翻恨自蹉跎

如果我們要走上既堅固又圓滿的菩提道,所謂的真修,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聽聞大乘佛法。大乘佛法跟小乘和人天乘是不一樣的。你修聲聞乘,你可以在山中,“春觀百花開,秋睹黃葉落”,你可以自己覺悟無常,是可以的。但是真修的思想是不思議境。真如的思想,你只有透過諸佛菩薩跟善知識的傳承,沒有例外。所以我們一開始要聽聞大乘法,而瞭解無生跟不死的道理。其實無生就是不生,不死就是不滅,就是你要先了解你內心當中那種不生不滅的真如,你先把這個瞭解。

我們凡夫,其實我們的心是真妄和合,真心是在深處,妄想是在表層。我們一般來說都是把妄想當作自己,就是迷真起妄以後就執妄為真。你看我們今天去吃一個好吃的東西,你說,欸,我現在很高興。其實是你的妄想很高興,妄想釋放一種快樂的訊息。但這個妄想是由外境的刺激產生的,它只是一時的想象,但是我們把它解讀成“我很高興”。然後別人刺激我一下,我們會解讀成“我很痛苦”。其實那都是一種生滅妄想產生的一種感受跟想象。你要把這個妄想撥開來以後,棄生滅,才開始顯出真常出來。

所以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瞭解到我們的內心的本質是不生不滅的。因為這種生滅心不能代表“我”,那是一時的感受、想象、執著所捏造的一個影像而已,它是一種假相。所以你要修真修的人,第一件事情,“方聽無生曲,始聞不死歌”,知道這種生滅的妄想跟你是沒關係的。

那麼接下來呢?“今知當體是,翻恨自蹉跎。”當然我們也不要去否定妄想,因為妄想,當它調伏了以後,它當體就是真心。就像波浪,你看到的是波浪,但是它調伏的時候,它就是一個平靜的水。所以從這個即妄是真的道理來說,“翻恨自蹉跎”。我們回顧過去,就是一念的顛倒妄想,去攀緣這個顛倒妄想,起惑造業,枉受輪迴之苦,真是冤枉。

所以我們從一種真如的修學角度來看,從這個偈頌來看,你要做的有兩件事情:

第一個,你要懂得去分別真妄。你起一個念頭,你要有能力去判斷,這是生滅心,還是不生滅心。你要有判斷能力。雖然你改變不了妄想,但是至少你要知道它是妄想。你連它是妄想都不知道,那你怎麼修呢?你不知道什麼該放棄,什麼該安住。

這個地方講到一個判斷標準,就是,只要是隨境生滅的都是妄想,就是你的這個想象是外境給你的。記住!外境會給你快樂,它也一定會把這個快樂帶走,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