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在開顯我們的法門的時候,表面上讓我們做一些權法,其實,當我們在修學佛法的時候,我們已經不知不覺地在回家了。這就是佛法巧妙的地方,就是讓你修學而不覺知。所以,到了〈藥草喻品〉就說明了,其實佛陀是非常善用權法實法的一種相互的操作,表面上滿足我們的根機,實際上佛陀悄悄地把我們帶回家,這個是佛陀最高明的智慧。
我們現在回答問題,看第二段的〈信解品〉。我們這次問題比較多,考慮時間的關係,我們把問題分成兩類:一個是一般性的問題,我們回答以後就不作深入討論,知道什麼情況就可以了;另外一種是屬於關鍵性的問題,我們可以作深入的研討。關鍵問題有四題,我到時候會強調。
第一題就是一般性的問題。
【學員提問】請示師父,在〈信解品〉中,窮子在華嚴上悶絕躄地,故而佛陀只能先度根熟的大乘菩薩;凡夫二乘,如聾如啞。那麼這些華嚴會上的大菩薩,過去生在因地是否必須也要經歷窮子的志意下劣,先三乘的修學,才能在華嚴時感得佛陀一乘的教授?也就是娑婆世界眾生兩段式的修學,在十方世界是否具有普遍性?
,!
【師父答疑】是的,我們每一個人的修學都是如此。可以說,十方諸佛都是從凡夫修上來的,沒有例外,沒有一個人一出生就成佛的。所以,兩段式的修學,就是先權法、再實法,是通於十方諸佛世界的。這一點在〈方便品〉講得很清楚。釋迦牟尼佛在〈方便品〉廣引五佛,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乃至於釋迦佛跟十方諸佛,五佛的說法,沒有一尊佛是直接講實法的,沒有。都是先為實施權,再開權顯實。蕅益大師在解釋這一段的時候說,不但是穢土,乃至於淨土也都是要兩段式,都是要先講三乘,再會歸到一佛乘。
那麼為什麼這樣子呢?因為我們今天學佛是從輪迴以後再來學佛的。我們今天學佛不是從零開始,不是從真如本性,我們是經過長時間的輪迴以後,經歷過很多的生命經驗,經過很多的不正確的知見的熏習,然後才來學佛的。所以,每一個佛弟子是帶了妄想執著再進入佛法的。是這樣子的一個情況。他以前的妄想執著帶入佛法,他修學佛法當然也帶了妄想執著,他不可能馬上改變。所以佛陀是先滿足眾生的需求。
什麼叫妄想執著呢?簡單地說就是有所得。這是我們輪迴的特性。你說這個人為什麼喜歡工作?你真的以為他喜歡工作嗎?未必。他是透過工作去換取他的生命中的快樂、衣食。你說,我是做義工的!那你起碼是追求來生的快樂。你說我來生快樂也不追求!那一定追求成就感。成就感是感受,也是一種追求。凡夫在娑婆世界輪迴,他就是有所得,這是特色。所以他這種心態來到佛教,他也是用有所得去拜懺、去持戒、去唸佛的。所以一定是先權法再實法。
所以諸位!你把權實二法的操作——理觀的安住、權法的修證搞清楚,以後不管你去哪裡,你去淨土也好,你去娑婆世界繼續輪迴也好,你一定用得到。因為權實二法,在你成佛之前,你是一定要面對的,沒有例外。你說,我到了極樂世界就可以直接契入實法!極樂世界是提供一個好的環境,你內心的世界還得慢慢改變。
所以《法華經》的權實二法是普遍性的。就是,你把這一套的方法操作學會以後,你以後去哪裡都用得到,這個在十方世界是具有普遍性的。
這個是《法華經》的特點,它是通於十方世界的。每一尊佛都是兩段式的教授,先權後實,沒有例外。
我們看第二題。第二題是核心的問題,我們可以深入地討論。
【學員提問】在〈信解品〉中,小乘聖者以種種譬喻自述回小向大的心路歷程與佛陀的善巧安排。對大乘的修行人,佛陀的佈局為何?若以〈信解品〉喻說的方式,大乘行者回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