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章 第39集《妙法蓮華經》

,這個比喻凡聖同居土。這個長者,就是佛陀的法身遍滿三個國土:實報莊嚴土,教化十地菩薩;方便有餘土,教化二乘人;凡聖同居土,現出丈六比丘相來教授凡夫。

那麼,這個長者有三個功德:

第一個,“其年衰邁”。就是這個長者他不是年紀輕,是年高德重,見多識廣,年紀很大了。這個地方從法上來說,是譬喻佛陀的內德,內在的功德,也就是佛陀的實智,真實的智慧,就是一心三觀的中道智慧。“其年衰邁”是指的佛陀智慧。第二個,“財富無量”,是指的佛陀的外德。佛陀有廣大的福德,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無量的功德莊嚴,這個是外德。而且“多有田宅及諸僮僕”,這個田宅是不動產,這表示禪定三昧。你一般人經過田宅可以休息,佛菩薩是用禪定三昧來養息身心,所以就是比喻這個禪定三昧。“及諸僮僕”,僮僕就是方便波羅蜜。佛陀能夠觀機說法,種種的善巧方便。這個田宅跟諸童僕比喻佛陀的權智。

首先先解釋這個譬喻裡面的主角,就是這不是一般人,內有智慧,外有財富,面對眾生又能夠善巧方便。那麼這個地方是要說明什麼事呢?首先建立一個觀念,告訴所有聲聞人,我今天是準備好了以後才出現於世間的。這一點跟《阿含經》裡面的佛陀是不太一樣的。聲聞人看佛陀,從《阿含經》來看,佛陀跟我一樣。您老人家出生的時候就是一個凡夫,所以您也有煩惱跟業力。所以您老人家也是有生,生了以後,您長大了也是娶妻生子,中間還示現生病,只是您後來在菩提樹下一念相應而成佛了。所以在《阿含經》裡面來看佛陀,如果你其他經典都不要看,就看《阿含經》,你會認為佛陀的生命分兩塊:成佛之前就是一個標準的凡夫;成佛以後就開始成佛,然後死了以後就跟我們一樣入涅盤,入偏空涅盤。

所以,佛陀要說明這個法的特色之前,先把人講清楚,就是我是有資格來施設方便的。就是說,這個三乘的法門,我在沒有成佛之前,我就已經規劃好了,我不是臨時想到的。所以佛陀是乘如實之道來成正覺,佛陀是成就中道的實相智慧以後,才示現成佛的。意思就是說,我今天來到人世間來教導你們,我可是準備好了,是這個概念。先把人講清楚。

這一塊在前半段的開權顯實講得不多。有關佛陀這個人是怎麼回事,《法華經》的後半段,“約本門開近顯遠”,佛陀的法身、報身這一塊,有廣泛的說明,講到普門示現。這一段先把主角的這個人,先做一個簡要說明。

醜二、舍宅一門喻

我們再看醜二的“舍宅一門喻”。看經文。

其家廣大,唯有一門。

佛陀的應化身來到了世界,為了度化眾生,他把廣大莊嚴的報身收起來,而現出丈六的比丘相。就是身高跟我們差不多,長相也跟我們差不多,只是比較莊嚴而已。他怎麼樣?他有一個家,這個家是三界之家。佛陀是以三界為他的家,就是整個三界都是老人家的教化區。這個家很特別,只有一道門。就是你要進要出,只有一道門。

這個地方我們說明一下。佛陀講三乘法的目的,都是要先出離生死。你修四諦也好,你修十二因緣也好,修六度也好,你要成佛,第一關先了生死再說,所以“三乘共坐解脫床”。那這樣子講應該有三道門才對,因為聲聞有聲聞的門,緣覺有緣覺的門,菩薩有菩薩的門,各有各的門,怎麼說只有一道門呢?我們解釋一下。

蕅益大師解釋,聲聞、緣覺、菩薩來看,各走各的門;但是佛陀來看,其實這三道門就是一道門,它是重疊的。這三道門雖然有小大的不同,但這三道門就是同一道門。離開這道門沒有其他的門,就是這一道門而已,就是我空的真理。我不管你是用四念處,我不管你觀十二因緣,還是你修六度法門,總之,你要過三界這一關,你就要知道“照見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