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章 第44集《妙法蓮華經》

苦不苦沒有關係。也就是說,聲聞人的修行,他是有一個很重要的理由:因為我要離開痛苦,所以我要修行。而緣覺乘是,痛不痛苦跟我沒有關係,他重點在集諦。我不喜歡有煩惱來干擾我的寂靜,所以他是“斷集”,緣覺乘的思想是從斷集下手。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菩薩就是“從修道”,因為他的理想更高,他為了成就廣大的功德而成就我空。看第三個,菩薩種性。

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勤修精進,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如來知見、力、無所畏,愍念安樂無量眾生,利益天人,度脫一切,是名大乘菩薩。求此乘故,名為摩訶薩。如彼諸子,為求牛車出於火宅。

那麼菩薩種性是怎麼回事呢?他也是要見佛聞法,勤修精進。

他求什麼呢?“求一切智。”這一切智就是圓滿的中道實相的智慧。這一切智又叫做佛智,又叫做自然智。為什麼叫自然智呢?古德解釋,這種是發自內心的覺悟,這個智慧你本來就具足了,你只是把它啟動。又叫做無師智,因為自修自證,不待外求。又叫做如來知見,他透過這個智慧所開出的功德叫十力、四無所畏。他追求的是中道智慧。

當然,理論上,這個菩薩乘不是指《法華經》或《華嚴經》的圓教的菩薩,是講權教菩薩。其實權教菩薩雖然理論上講空假中三觀,但是剛開始偏在空性,偏在空性這一塊。

第二個,“愍念安樂無量眾生”。菩薩不但是有智慧,還有大悲心,他有菩提心,因此能夠“利益天人,度脫一切”,“是名大乘菩薩”,“求此乘故,名為摩訶薩”,就是發大心的眾生。“如彼諸子,為求牛車出於火宅”。牛,它有安忍、運載義,它能夠負荷眾生。

菩薩種性當然是有慈悲跟智慧,不過這兩者有差別。智增上菩薩在解脫道的時候會重視智慧,以智慧為主,以般若引導慈悲;悲增上菩薩更多的是以慈悲為主,慈悲來引導智慧。淨土宗是屬於大乘法門裡面的智增上菩薩,他是先為菩提道求生淨土,再回入娑婆,是這個情況。

這個地方是說明佛陀為什麼要施設三乘。這個四諦剛好適合聲聞乘,十二因緣適合緣覺乘,六度適合菩薩乘,就是強調契機。

丑三、合等賜大車喻分二:寅一、雙牒二喻;寅二、雙合二喻

分兩段。

寅一、雙牒二喻

舍利弗!如彼長者,見諸子等安隱得出火宅,到無畏處,自惟財富無量,等以大車而賜諸子。

舍利弗!佛陀正如長者一樣,先求免難,再求等賜。就是佛陀先講三乘的差別法。為什麼?要契機。把諸子先安穩地帶出火宅,然後再平等地賜給他大車。我們前面說過,佛陀教化,是先講差別法,再講平等法。我們前面說過佛陀的平等,佛陀的心平不平等呢?佛陀的心是平等的。佛陀的平等叫做契機式的平等,是你要什麼我給你什麼,就剛好是你要的。

所以,對佛陀來說,他是平等的契機,而不是齊頭式的平等。你看有的宗教,你只要信這個宗教,它的法門就這樣子,就一個法門所有人都修。其實佛法不同意。佛法是認為,所謂的平等就是,適合你就是平等。先求契機,再求契理。先成就解脫道,出離火宅。什麼叫平等?諸位!離開三界以後,你才有資格講平等。三界的眾生就是各修各的,沒有什麼平等。因為你要在短暫的時間成就解脫,精進很重要。為什麼要精進?就是滿足他的需求。

為什麼有些人唸佛可以馬上往生,有些人唸佛念得很久不會往生?因為他念佛沒有把他的希望放進去,這是關鍵。唸佛就唸佛,他沒有把他的往生的希望放進去。我為什麼要往生?因為極樂世界有莊嚴,有功德,有解脫,各式各樣的,親近十方諸佛。就是說,你要有你自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