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柔軟音聲那種大悲心,讓我能夠安定下來。第二個,佛陀用這種大智慧的所謂的“即一而三、即三而一”,所謂“權實不二”的概念,來演暢甚深微妙的清淨法,所以“我心大歡喜”。當然他的歡喜是因為“自知當作佛”,那覺得自己沒有失掉。所以,“疑悔永已盡,安住實智中”。我過去懷疑我自己不能成佛,我自己覺得我損失重大,這種疑悔都消失掉了,而安住在一心真如當中。所以結論:“我定當作佛。”聽完〈方便品〉以後,後半段他知道,原來他從來沒有走錯路,這個是他必經之段。
諸位!成佛之道,沒有兩個人是完全一樣的,你有你的路子,他有他的路子,我們只要求真理一樣。就是你回去打坐的時候跟他打坐的時候,你迴光返照入的真理是一樣的。你們從佛堂出來,你做你的,他做他的,事修不可能一樣。所以這叫常同常別。你喜歡佈施,不影響你成佛;你喜歡持戒,也不影響你成佛。事修沒有決定性,“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就是你為什麼要佈施,這個比較重要,你的因地發心。說我佈施為了追求快樂果報,我因為深信因果而佈施,那你的檔次就不太高了,因為你依止的理論是要追求快樂。說我佈施,因為我不可得,無常、無我;既然我不可得,我放棄主宰,眾生有需要我就給他,聲聞種性。其實按《法華經》的意思,你的佈施一個重要理由應該就是,我要透過佈施開顯我自性的功德,是這樣子想的,這叫安住實道。你能夠知道“法法消歸心性”,所有的法門都在開顯自性的功德,無有少法可得,那麼你就是怎麼樣?“我定當作佛。”因為你已經走上了一個成佛的道路了。
那麼成佛是怎麼樣呢?這古德用身口意三業的功德來說明:第一個,“為天人所敬”。成佛不是隻有一個涅盤寂靜,要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身相的功德,你那個身相要為大家所恭敬。第二個,口業的功德。你要能夠方便說法,權法妙,實法妙,口業的功德。第三個,你有意業的功德,教化諸菩薩,你要有一種中道的實相智慧。
前面這一段就是舍利弗尊者的一個覺悟,從斷疑到生信。
我們來看附表第六,說是“世尊說實道,波旬無此事”。什麼叫實道?這一點是整個《法華經》的核心思想,我們做一個簡要的說明。看附表第六。
附表第六,簡單地說就是,我們修行要有一個觀念,就是怎麼樣能夠讓自己“會權入實”。有些人喜歡從持戒下手,有些人喜歡從拜懺,有些人喜歡從唸佛。沒關係,這都是權法。重點是你怎麼把權法導歸實法。
我們先看第一個,觀身不浄,怎麼樣會權入實。
一、觀身不淨
恩愛迷情,四大緣生妄有身。
膿血交相潤,臭穢常無盡。
饒你會莊矜,畫囊盛糞。
一旦神離,不復堪親近。
切莫把未爛骷髏認作真。
我們一般修學,正常人(你如果是法身菩薩乘願再來就不說了),一般的生死凡夫都是先修權法。先假設我們現在沒有學《法華經》,所以第一句話先不要看,我們從第二句話修起。如果你一開始剛學佛,四念處第一個,“觀身不淨”。
“膿血交相潤,臭穢常無盡。”我們不淨觀,第一個觀,觀我們身體的內相。就是把這個皮肉撥開以後,看到自己身體裡面的結構,膿血屎尿等等,種種不淨物,所以身體裡面的結構是不清淨的。
再觀外相不淨。“饒你會莊矜,畫囊盛糞。”說我們這一層皮看起來很漂亮很莊嚴,但是七孔也經常流出不淨,就是兩個眼睛、兩個鼻子、嘴巴、大便處、小便處等等,所以外相也不浄。
第三個,死後不浄。“一旦神離,不復堪親近。”一個人死亡以後,你的色身開始腐敗,然後膨脹,最後破裂,最後剩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