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章 第15集《妙法蓮華經》

光明。這道光明,我彌勒菩薩跟與會大眾都親眼見到。這個光明在娑婆世界現前。在“此國界”,這個國界就是娑婆世界。這個光明出現的時候,連帶地有六種殊勝的境界。哪六種呢?佛陀先說法、入定、雨花、地動、眾喜、放光。這個跟光明有關係的。這第一個,此土六瑞。

我們再看第二個,他土的瑞相。這個光明,此乃諸佛神通之力以及智慧的功德力所產生的稀有難得之相。與此同時,在光明當中也出現了種種十法界的因緣果報的染淨的相狀。就是這不僅僅是一道光明而已,它還出現了十法界的因緣果報的相狀——他土的瑞相。這個他土就是指光明裡面的相狀,它不是娑婆世界,是光明裡面的相狀。“我等見此”,“我等”,就是彌勒菩薩跟與會大眾,見到了光明,也見到了瑞相,這件事情對我們來說是“得未曾有”。我們親近釋迦牟尼佛,從他成道以後到現在,我們從來沒有看到這種情況,所以恭請佛子文殊來慈悲為我們決斷疑惑。

這個地方,我們看彌勒菩薩到現在提的問題,可以看得出來彌勒菩薩是大悲,所以他代表的是凡夫的心態,或者說三乘人的心態。三乘人在看到光明跟瑞相的時候,他是用二分法的:光明歸光明,瑞相歸瑞相。也就是說,三乘的修學並沒有從一念心性啟動,而是直接從因緣所生法入手。你是修四諦十二因緣的,所以你就成就二乘的果位;你修六度的,你成就菩薩的功德。所以,在學《法華經》之前,我們對於功德的論斷完全從他所修的法門著眼。你念佛,所以你往生——這樣的思想是有偏差的。

其實,法門只是一個工具。諸位!誰去操作這個法門?唸佛是誰?佈施是誰?持戒是誰?當然是你那一念心。但是沒有學《法華經》之前,我們不知道這件事情,我們以為整個修行完全是法門塑造出來的。也就是說,我們認為十法界的相狀跟那一道光明是沒關係的,因緣所生法和心性,是各走各的。彌勒菩薩的意思一直是這樣子,所以他是一直把光明跟相狀切割的。但是,我們看文殊菩薩的回答就巧妙了,他是把它合起來回答的。因為文殊菩薩等於代佛來回答,他代表佛法界。彌勒菩薩所代表的是眾生法界。從這段經文可以看得出來,它把此土的光明跟他土的瑞相是切開來的。

,!

但這段經文最關鍵的就是四個字:“得未曾有。”這句話我們解釋一下。

這個的確是“得未曾有”。我們從佛陀的開示裡面,從所有經典來看。佛陀有時候單方面地出現光明,比方說《楞嚴經》。佛陀講楞嚴咒的時候,他不是直接從嘴巴講,他是從佛頂放光,光明當中出現一尊佛像,從頭頂的佛像然後宣說神咒。所以佛陀是出現光明,但是他這個光明裡面只有佛法界,沒有眾生法界。這是第一個,只出現光明跟佛法界。那麼出現眾生法界的《維摩詰經》,佛陀也是出現很多十法界的相狀,但是沒有光明。

所以,我們看佛陀的經典裡面,幾乎沒有同時有光明又同時有十法界的。到目前佛陀沒有現出這樣的相狀出來,這個就是“得未曾有”。的確,彌勒菩薩沒說錯,這個光明跟十法界的瑞相同時出現,的確是“得未曾有”,所以彌勒菩薩才產生疑惑:怎麼會有這種情況出現呢?到底佛陀是想要去表達什麼意思?

庚二、釋四佛難

我們看第二個,這也是彌勒菩薩來化解文殊菩薩心中的掛礙。

四眾欣仰 瞻仁及我

世尊何故 放斯光明

佛子時答 決疑令喜

何所饒益 演斯光明

佛坐道場 所得妙法

為欲說此 為當授記

示諸佛土 眾寶嚴淨

及見諸佛 此非小緣

文殊當知 四眾龍神

瞻察仁者 為說何等

其實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