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趕緊調回京來,可不能讓他再拿著尚方寶劍到處逞威風,看起來跟條瘋狗似的。
自各豪門大族在城外設立粥棚後,米鋪重新開張,米價也隨之開始下跌,江南百姓暫時安穩下來,此時顧警言離開並不會出啥茬子。
顧警語這段時間一直跟在兄長身邊,看到他的所做所為,不解道:“兄長就不怕得罪人嗎?”
在官場上,大家都講究花花轎子人抬人,你一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顧警言如此不講情面的做法,等於四處樹敵,以後就算回到朝堂,怕也是舉步維艱。
“自我離開京城到江南已經許久了,如果不搞點動靜出來,謝必和那個老狐狸還不知道背後搞什麼鬼呢。”
好不容易入了內閣,不怕尸位素餐,就怕皇帝發現有他、沒他一個樣,到時候幾人一決定,趁他不在換個內閣大臣,顧警言到時找誰說理去。
顧警語以前還羨慕哥哥位高權重,朝堂之上一呼百應,沒想到竟也如履薄冰,“那接下來會怎麼樣?”
“想必調我回京的聖旨已經在路上,不日我就要返京,以後顧家就辛苦你了。”
顧警語感動得眼淚花花,“相比於大哥的殫精竭慮,小弟何來辛苦一說。”
,!
顧警言拍了拍他的肩頭,“為兄雖在京二十來年,但從沒忘了松花府才是根本所在,以後務必督促族中子弟努力上進,不然只靠我一人實在是獨木難支。”
“是!”顧警語謹遵兄長教誨,心下打定主意,以後哪怕是旁支庶出,只要有讀書天份的,一律過繼給嫡支。
果如顧警言所料,幾日後聖旨來了,命其即刻返京。
顧警言接旨後送走了傳旨的太監,順手將聖旨交給顧警語,“拿去祠堂好好供起來。”
在京的時候他倒是經常收到聖旨,但對於松花府的顧家來說,還是頭一次見到實物,這無疑是一種榮耀,激勵著顧家學子跟著前人的腳步走進朝堂。
顧警言不敢耽擱,即刻由碼頭坐船返京,十幾日後,當他抵京時,正趕上大皇子率軍出城北上。
他問前來迎接的秦經業,“殿下的腿腳好利索了嗎?”
秦經業深施一禮,恭敬道:“回大人的話,殿下雖未病癒,但報國之心不減,已經坐著馬車出城了。”
顧警言心下氣惱,還是晚回來了一步,但面上故作輕鬆換了話題,“最近你教導二皇子怎麼樣?”
“實在慚愧,二皇子學貫古今,熟讀經史,下官不能及也。”
顧警言不禁有些飄飄然,要知道二皇子的學業主要由他教授,秦經業此言明著是誇二皇子,實則暗地裡還是誇他。
哎呀~這個年輕人不錯,很有前途嘛。
:()抄家之後鹹魚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