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山體,建設糧倉,整個村都陷入一種亢奮地緊張狀態,生怕流民明日就殺了過來,倒有點像去年曬菜乾那般 急切。
朝堂內,顧警言已經感覺到巨大的危機正在悄然襲來,改稻為桑的新政原本是好的,但奈何人的貪心永無止境。
他幾次去信給江南各官員,讓他們推行新政時不要太激進,可士紳們已經貪紅了眼,少貪一點都覺得吃虧,豈是說收手就能收手的?
永安帝接到江南秘報,得知有官員為了完成任務,竟開閘毀田,再加上糧價飛漲,已經有流民衝擊府衙,他知道新政的推行會有難度,但沒想到竟會激起民變。
他急命內閣學士於西暖閣議事,還不等大臣們行禮,開口便問,“江南情況究竟怎麼樣?”
其他大臣都沒有作聲,紛紛看向顧警言,後者不得不回奏道:“陛下,春天種下的桑苗已經長出新葉,可以鼓勵農戶開始養蠶,只是如今糧價飛漲,還需從外調糧,平抑物價才是。”
永安帝又看向謝必和,“戶部可有調糧?”
“陛下,去歲西北大旱,百姓家無餘糧,早已將鄰近行省的常平倉糧食調了過去,而秋糧未下,倉裡的糧食已經不多,還要防備著今秋用兵。”
,!
謝必和作為戶部尚書,管著一個千瘡百孔的國家,不是西北乾旱,就是東南水災,如今還要往魚米之鄉的江南調糧,日子過得捉襟見肘。
永安帝深深地看了一眼顧警言,倒也沒有衝他發火,畢竟木已成舟,今年江南糧食定然減產,如今之計還是指望發展絲織業,也許再忍一忍,明年就好了。
“謝卿家辛苦了,今秋用兵乃是保城,倒勿需大動干戈,將剩下的糧食速速調往江南,以紓民困。”
既然皇帝都發話,謝必和也只能同意。
而後永安帝語重心長道:“改稻為桑乃是經過各位深思熟慮過的,本是為增加國庫而推行的新政,如今卻激起民變,顧卿家,朕敇你為欽差大臣,南下好好查一查,若有作惡者,許你臨機專斷之權。”
顧警言當即領了旨意,又奏道:“只是二皇子的學業不可荒廢,還需陛下另請他人來教授。”
永安帝點頭同意,“卿家可有合適人選推薦?”
顧警言想了想道:“去年一甲探花秦編修或可擔任。”
顧警言一時之間也想不到什麼好人選,乾脆便將秦經業推了出來,到底是翰林編修,學問自然是好的,永安帝無可無不可的,便也應允了。
當日顧警言將手裡的公務交給同僚後,次日便帶著皇上御賜的尚方寶劍,在衛隊的保護下經運河去往江南。
:()抄家之後鹹魚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