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和各部大臣此時都隱隱感覺改稻為桑這項新策,恐怕會惹來大麻煩。
由於許多自耕農沒了土地,但織造業在沒有得到足夠的蠶絲時,並沒有擴大規模,這些流民無田耕作,又無工可做,生活陷入困頓。
而且外省調來的糧食,裡面參雜了太多砂石,價格還貴了許多,原本拿著賣田銀子的農民,卻只能眼看著自家每天只有出的,沒有進的,怎麼可能不急?
流民一多,社會治安便會大亂,江南各地官員頻頻上書調兵鎮壓刁民。
可開弓沒有回頭箭,新政一旦實施,所有人都只能硬著頭皮往下走,也許等到夏天桑苗長了葉子,流民便能安居樂業養蠶、繅絲、紡織。
為了應對這種情況,戶部撥了不少銀子下去購買蠶種、織機等等,可以說現在所有人的眼睛,都盯著剛栽下去沒多久的桑苗。
這天,張敏早早來到張家莊,正和李哲等人商量腳踏車的結構尺寸,卻聽村口亂哄哄的,原來是許久沒回來的石大壯等人,還有一塊兒跟著的胡餘慶的商隊。
不過他們顯然有些狼狽,臉上像是開了染坊,紅的紅、青的青,看著像是被人揍過。
張敏嚇一跳,從京城來往江南的路一直都走得好好的,各個山賊都花銀子打點過了,怎麼還遇到強人?她趕緊伸手招呼,“都趕緊進村歇歇,村裡有傷藥。”
,!
胡餘慶拱手謝過,“老朽還有一個不情之請,能否做些飯食給我們吃,這幾天大家都只吃了半飽。”
“沒問題,趕緊進村吧,村裡有飯有肉。”張敏待他們一瘸一拐地進村後,方問石大壯,“到底發生啥事了?你們被人打劫了?”
石大壯長嘆一聲,“小姐,我這次把老婆孩子帶了來,江南怕是要民變了,以後的貨只能走運河過來。”
“先吃飯吧,一會兒詳說。”李哲止了話頭,讓他們把馬車先趕到村裡。
張敏猛點頭,“對,吃飯不積極,腦子有問題,先吃了再說。”
由於張家老宅的罐頭作坊此時正值飯點,工人們都自覺地將飯菜讓給遠道而來的客人,廚房裡李伯母正帶著人又開始起鍋燒油,準備飯菜。
張敏看他們如風捲殘雲般的吃相,不由納悶了,“運過來的那麼多魚罐頭,他們為什麼不吃?”
李哲想了想,“聽說肚裡沒油的人,吃魚啥的,會越吃越餓。”
石大壯媳婦抱著孩子走了過來,“他們不肯吃,說那是什麼行規,我也搞不懂。”
張敏上回看到她還是大肚子呢,這會兒卻抱著大胖兒子,“過年咱大侄子也沒回來,回頭我給他補個大紅包。”
“小鎖子跟著孃親說,謝謝小姐。”小鎖子還有點認生,轉過身子窩進孃親的懷裡不肯出來,倒逗得眾人一陣大笑。
待胡餘慶等人吃飽喝足,大夥方又轉到堂屋喝茶。
胡餘慶不等張敏提問,便道:“我和商會的老傢伙們說了,這段時間只在京城老實待著,可千萬不能再跑江南了。”
“有這麼嚴重?”眾人頗為吃驚。
:()抄家之後鹹魚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