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方面寫的很模糊,或者寫的毫無邏輯,也有可能莫名其妙插個什麼故事,發一下神顛……可能這些文筆當中我的確也是想隱藏一些什麼,又或者是想表達什麼更加深刻的意圖。
但要記住的是我最終的意圖都是:不可言傳,只可意會。無論如何,最終解釋權在於作者,讀者們怎麼想?那麼應該是讀者的問題,而不是作者的問題,要有用一些敏感性的東西來批判我,作者只會表示作者從來沒有這麼想過,也從來沒有這麼寫過,只不過是你個人想的太多而已。就像這樣作者承不承認又是另一回事了。
畢竟時代變了,我覺得在當代身為一個寫作者,他最重要的也許並不是文筆很好,而是他的立場要正確,正確到什麼程度呢?我認為應該是要看到一件事情的兩面性,有弊也有利,不要憑藉自己的想法主觀臆斷,然後就是無論你看到什麼,堅守正確的國家價值觀,還有政治觀。如果只是因為看到一些壞的東西,就開始懷疑自己的信仰,那我認為這不叫作家,這叫小孩子的塗鴉。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魯迅先生之所以在當代文學界有這樣的地位,除了當時的時代性,以及他個人文筆的魅力。我覺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算了,懂得都懂,還是那句話,有些事情不該我說,首先我沒有權威,其次就是我還是個比較愚蠢的大學生。我不願意將我的任何觀點輸送給任何人,我希望大家都有自己的觀點,自己的看法,比起我一個大學生的言論,我更建議大家去看看那些專家的話,畢竟別人至少是有官方背書的,比如什麼多看看新聞,多關注一下世界局勢……當時與現在的我沒多大關係了哈,我的故事更適合當一個樂子,以一個沒有天賦的文筆寫一篇沒有什麼含金量的文章,然後再透過這個沒啥大用的學生的角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要是真的有人對我的言論深信不疑,那麼我反而要擔心了,不過我相信以大家的智慧都不會這樣。一個連自己都懷疑的作家,他又有什麼資格將自己的思想傳授給別人呢?
……
我其實挺可惜魯迅先生沒有活到最後的,他如果可以再活的久一點,那麼就能夠誕生出更多精彩的文章……但我又轉念一想,他生活在了最適合他的年代,他為自己最深愛的祖國而奮鬥……或許對於魯迅先生來說這就已經足夠了,他所說的話也夠多了。或許事實也正是如此,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他們知道魯迅說了什麼,但是卻也無法完全消化他的言論。
我身邊的小夥伴其實很少有人:()為人師者之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