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山高水遠,但傅瑤偶爾也能聽到謝遲的訊息。
她對謝遲沒了早年的綺念,只是在每年上香的時候仍舊會為他求個平安符,在知道他平平安安,北境大體順遂之時,也總是倍感欣慰。
就算不論情愛糾葛,無關風月,她也是真心希望謝遲能好好的。
所以她最終還是應下了虞娘子的要求,續上了那個故事,受當年秦生那出《黃粱記》的啟發,在結尾用了同樣的法子。
虞娘子看完之後,撫掌讚嘆。
隔著千山萬水,人是見不著的,可故事和曲子卻是能傳開的。
這一年的仗打得很順,奪回涼城後北狄敗退,謝遲傳令整頓修整,也總算是給下屬們休沐的時日。
他這個人自己分外勤懇,下屬們也都繃著一根弦不敢鬆懈,如今總算得了閒暇,倒也不敢做什麼太出格的事情,也就是在城中喝個酒聽個曲。
謝遲對這些並沒什麼興致,但聽著親兵提起南邊傳來的《尋仙記》,便動了心思,也去聽了會兒。
這樣的地界自然是沒全套的戲班子,演不起來什麼大戲,也就是唱了幾段其中流傳頗廣的小曲罷了。
但謝遲卻聽得入了神。
其實很早以前那話本寫成沒多久,他就看過,只是曲子江南傳到北境,卻晚了足足半年。
下屬們大都不通文墨,也就聽個曲下酒,謝遲聽著唱詞,卻不由得想起傅瑤專心致志落筆的模樣。
分別一年有餘,他竟還清楚地記得傅瑤披著外衫,在窗前寫話本的模樣。
連他自己都覺著意外。
離京第三年。
被家中來信催了數次,傅瑤也分外想念親人,在猶豫了一番之後,決定啟程回京住上一段時日。
至於是留在京中,還是再南下,又或是到旁的地方去走走,視情況而定。
虞娘子原本就想北上,得知傅瑤有回京的意圖,一拍即合,結伴而行。
第98章
在南邊的時候,傅瑤並未提過自己的家世來歷,虞寄柳只知道她是從京城過來的,但各人有各人的難言之隱,傅瑤不願多說,她也未曾刻意打探過。
這次一同往京城去,傅瑤沒有刻意隱瞞,尋了個合適的機會將自己的身份和盤托出。
虞寄柳驚得被茶水嗆到,咳了半晌方才緩過來,難以置信地盯著傅瑤看了許久。
她倒是一早就知道傅瑤絕非尋常人家的姑娘,畢竟言談舉止擺在那裡,不難看出來。但怎麼都沒料到,傅瑤竟然會是尚書大人的女兒……
當然,相較而言,最驚悚的事實還是,她就是那位大名鼎鼎謝太傅曾經的夫人。
江南與京城之間相隔甚遠,訊息不靈便,可那畢竟是謝遲,這些年來與他相關的事情總是很容易就流傳開來,還時常能傳出好些個版本來,可謂是受人矚目。
虞寄柳一早就聽人說過,謝太傅當年為了沖喜娶了位夫人,後來不知因何緣故,又和離了。
個中緣由知情人寥寥無幾,但也不妨礙眾人揣測,傳出過各種各樣的流言。虞寄柳那時是當話本故事來聽的,也沒太當回事,怎麼都沒料到,自己竟然會有朝一日與當事之人熟識。
乍一聽是驚詫,但緩過來之後,她很快就坦然接受了。
畢竟相處了這麼久,她很喜歡傅瑤的性情作風,加之也不是那種拘小節之人,更不會為著這個緣故去疏遠好友。
傅瑤解釋道:「我先前也不是有意要隱瞞,只是……」
「我明白。以你這身份,的確也不適合讓旁人知道。」虞寄柳很是貼心,隨後又忍不住感慨道,「我原以為世家閨秀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整日裡為著後宅的事情勞神,閒暇時便是琴棋書畫,沒想到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