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3頁

到如今只覺著慶幸,還好女兒的脾性不隨她。

就算運氣不夠好,遇不著知冷知熱的良人,好歹也有本事將日子過好。

姜從寧略提了些自己在侯府的事情後,便開始問起家中的近況來,她這些年習慣操心,出嫁之後也總是惦記著,生怕這邊出什麼事。

「沒什麼要緊事,畢竟都到如今這年紀了。」趙氏笑了聲,「我看崔姨娘這兩年也沒當初那爭強好勝的架勢,怕是歇了心思了。」

早年崔姨娘仗著姜父的寵愛,可以說是氣焰囂張,籌謀這個算計那個,這幾年姜父開始寵幸旁的侍妾,她的確是老實收斂了不少。

「這可不一定,畢竟從婉也到了議親的年紀。」姜從寧饒有興趣道,「我同您打賭,在這件事上崔姨娘可是安分不下來的。」

趙氏喝了口茶:「她先前求了你爹點頭,意思是從婉的親事不用我插手,要自己來決定的。我原也沒想管,就由著她們母女自己打算吧。」

她也清楚,崔姨娘是怕她記恨這些年的恩怨,在從婉的親事上挾私報復。她沒那個歹毒心思,但的確也不想多費心神,索性就順水推舟應下了此事。

打了這麼些年教導,姜從寧只一想就知道崔姨娘的心思,嗤笑道:「那正好,您樂得清閒自在。」

趙氏頷首笑道:「正是。」

閒聊幾句,姜從寧又問起自家兄弟的事情,可趙氏這次就沒那麼快回答了,猶豫了下,方才說一切都好。

「您原就不是會撒謊的人,就別瞞我了。」姜從寧不自覺地坐直了些,臉上倒依舊掛著笑意,追問道,「究竟是什麼事?您就算是不說,我讓人一打聽,照樣能知道。」

趙氏也知道這話沒錯,但還是不願多說,只無奈地嘆了口氣。

姜從寧收斂了笑意,再三追問,方才知道了實情。

原來是她那小弟被朋友領著到青樓去「長見識」,結果不知怎的,竟迷戀上那邊一個姑娘,甚至還稱病在學堂那邊告假,兩頭瞞,在青樓住了幾日。

直到前日趙氏發覺此事,立時讓人將他給尋回來,狠狠地訓斥了一頓,罰去跪了一天一夜的祠堂,如今正關在院中抄書思過。

若是旁的事情,趙氏興許會直接告訴女兒,讓她幫著訓斥姜宏,畢竟姐弟之間雖然年歲相差無幾,但從寧在姜宏面前說話是頗有分量的。

可偏偏這事跟青樓扯上關係,便不由得讓人想起範飛白來。哪怕姜從寧說不在乎,趙氏依舊是不想給她添堵的。

從母親這裡問清來龍去脈後,姜從寧便徹底沒了笑意,臉色沉了下來。

她知道自家兄弟都不算是讀書的好料子,也沒奢求過金榜題名,但至少要知上進才好,像這樣為了個青樓女子瞞書院、瞞家中,實在是離譜。

「他這樣的年紀,心性不定,身邊的人靠不住,就容易走上邪路。」趙氏嘆道,「我已經罰過他,今後也會讓人仔細看著,想方設法地糾正回來……」

話雖這樣說,姜從寧的臉色依舊不見好。

趙氏看在眼中,心中也覺著分外唏噓。

她對兒女皆是一樣教導,也都是從她肚子裡出來的,可卻是天差地別。從寧自小就懂事得很,這些年來只解憂,從不添半點堵,可兒子卻是這麼個模樣。

「寧寧,你好好地過自己的日子就好,不必再為這些事情費神。」趙氏是打定了主意,這件事情自己多上心些,不讓從寧費神的。

聽此,姜從寧的神情才算是和緩了些,她垂眼喝了半盞茶,勾唇笑道:「話雖如此,我好不容易回來一趟,還是要去看看才好。」

她這些年來操心慣了,斷然是做不到出嫁之後就撒手不管的,所以母親的好意也只能心領了。

姜從寧的情緒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