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南涌輪渡站。
馬成功交給渡輪老闆一疊美元,笑道:“這是包船的費用。多出來的,算是給你的精神補償費。”
說完,在後者驚恐的眼神中,緩步走下渡輪。
沿著海濱長廊走了幾百米,馬成功伸手招了一輛計程車,上車便道:“去大澳林家老宅。”
司機從倒後鏡看了看馬成功,笑道:“大陸仔?來觀禮的?”
馬成功應了一聲,有些心不在焉地扭頭看著窗外。
司機倒是很健談,一路上說林家九少爺回來了,所以林家今天祭祖。來了好多港府的大人物,據說保安局局長都來了。
見馬成功不搭話,司機又笑著道:“這位林九少爺,小時候在大澳是赫赫有名的古惑仔,天天被林家的老爺們教訓,誰知道人家現在成了國家棟梁,特首都接見了的。所以說富不過三代,但家教好的話,代代都出英豪。”
馬成功轉過頭,笑道:“林家怎麼就家教好了?”
司機笑著答道:“這林家,本來是廣西的大戶人家,最早支援天地會搞反清復明,後來又支援長毛,所以被清廷追殺,這才全族遷到大澳來的。這一百多年,在大澳也算是根深蒂固了。以前殖民時代,出了好幾個總華探長的。民國的時候,林家支援同盟會,據說林九的爺爺,就跟孫文稱兄道弟,到抗戰的時候,很多林家人參加東江游擊隊打蘿蔔頭,那時候大澳還成立了疍家大嶼山漁民自衛隊維護鄉鄰,其實就是林家支援的,一直到現在還在,歷任港督都拿他們沒辦法。”
馬成功笑了起來,看來自己老丈人這愛國情懷,果然是祖傳的。
到了林家祖宅前的一條街,便進不去了,因為整條街都被封了起來,據說是警察在維持秩序。沒辦法,來觀禮的人太多,這不由得讓馬成功感嘆愛看熱鬧這種優良傳統文化果然是國人專屬。
付了賬,馬成功下了車,緩步走上林家祖宅前這條街。
街頭便是一個石頭牌坊,頂部寫著“忠義可風,艱貞足式”八個大字,字倒是一般,但落款居然是葛量洪。兩側則是鐫刻著林氏家族的歷史和受到歷任港督表彰的事蹟。
走了不到十米,便看到前方有兩個穿著制服的警察迎面而來。
馬成功沒有躲避,摸出手機點出地圖,徑直迎上去問道:“阿sir,請問林家今天是不是祭祖啊?有沒有節目看啊?”
一個警察看了看馬成功,問道:“大陸游客?”
馬成功笑道:“是啊是啊,聽港島的朋友說這邊有傳統祭祖儀式,就來看看。”
警察對他笑了笑,隨即側身向一旁指了指,道:“前面幾十米就是林家祖宅,遊客去街對面的觀禮區域,不要堵住街道和大門就好了。”
馬成功一疊聲地道了謝,便沿著街道繼續向前走去。
前行幾十米,果然看到街邊堆滿了花牌,林林總總都是些公司、商會、社團,甚至政府祝賀林家祭祖的花牌,順帶著還有各種廣告花牌,什麼大澳傳統盆菜餐廳,廣西商會,酒樓什麼的,不一而足。
在街邊買了杯涼茶,拿在手上走到拉著警戒線的遊客觀禮區,馬成功駐足而望,卻見這裡其實並沒有幾個人,就幾個穿著花裡胡哨馬甲的記者在正對著大門的區域擺放攝像機。
馬成功轉身走到一家便利店門口,靠著門柱摸出煙盒來,卻發現裡面只有最後一支了。
他將煙拿出來叼在嘴上,又拿出打火機正要點,冷不防店門裡走出一個叼著煙的年輕人,站在門口對馬成功道:“那個人,這裡不準吸菸,沒看到到處都是花牌嗎?引起火災怎麼辦?要吸菸到我店裡來。”
馬成功笑嘻嘻地跟他說了聲謝謝,跟著他進了便利店,卻見年輕人將身旁的櫃子上放著的一個菸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