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臺山路途的寧靜與挑戰
寶玉踏上前往五臺山的旅途,霜雪覆蓋的山道顯得蒼涼而幽靜。他身披灰色僧衣,手持禪杖,一步步走在山路上,心中卻不覺疲憊。
“前世還淚,今生何求?”寶玉低聲喃喃,彷彿這句話是他孤旅中的唯一陪伴。
途中,一次暴雪突如其來,寶玉險些失足跌入山澗。他在雪地中艱難爬起,凝視遠方層層疊疊的山影,內心竟莫名升起一股釋然之感。“身在雪中,如塵世迷茫;心若清明,便如蓮花出塵。”他這樣安慰自己。
一路上,他遇到行腳僧、賣藝人,也遇到富商與腳伕,每個人都忙碌於自己的生活,似乎與他的存在毫無交集。但寶玉卻從他們的眼神中感受到某種力量,那是一種與自己全然不同的平凡安穩。
榮府眾人的各自掙扎
寶玉離開的訊息漸漸被榮府上下所接受,但帶來的衝擊卻深深刻印在每個人心中。
王夫人的悲痛未減,她坐在佛堂前唸經,手中的念珠滑過指尖,彷彿要借經文驅散內心的苦痛。“寶玉是被那林丫頭帶走了魂魄,如今連人也尋不回……”她喃喃自語,卻無人敢應。
寶釵每日維持府中事務,看似平靜的面容下卻藏著深深的無奈。她對麝月低聲說:“既然他已離去,我便不再強求。只希望他能找到自己的安寧。”然而,夜深人靜時,她獨坐怡紅院前,淚水卻打溼了衣袖。
仇都尉在榮府內巡查時變得愈加謹慎。北靜王的一句話讓他無法再隨意施壓:“榮府雖有過,但終究與國有功,莫要過分逼迫。”仇都尉心有不甘,卻不敢冒犯北靜王,只能暗地裡約束自己的人,表面上顯得風平浪靜。
北靜王的隱秘支援
北靜王府內,王妃與寶釵的關係漸漸親近。一次閒談間,王妃意味深長地說道:“奶奶才智過人,心懷大局,實在難得。若有朝一日,榮府能重振旗鼓,定是多虧了您。”
寶釵愣了一下,低聲答道:“榮府如今危機四伏,我不過是杯水車薪。若能保住餘下幾人,已是萬幸。”
王妃微微一笑:“奶奶何必妄自菲薄?北靜王與我都對您寄予厚望。只需耐心等待,時機未到而已。”
這番話讓寶釵既感到一絲希望,也隱隱生出不安。她知道北靜王對榮府的支援並非無條件,或許這其中還隱藏著未曾明言的籌碼。
寶玉的轉變與隱秘感悟
在五臺山的某個清晨,寶玉坐在山頂,靜靜望著晨曦灑滿山谷。他的眼中映著滿天的霞光,卻沒有以往的激情。
“林妹妹,你若在天上看見我,大約會笑我這般傻吧?”他自言自語,目光落在一株被雪壓彎的松樹上。
忽然,他聽到遠處傳來悠長的鐘聲,彷彿天籟一般直擊心靈。寶玉閉上眼睛,腦海中浮現出黛玉的面容,耳邊卻響起了她輕柔的聲音:“世間情緣,不過是夢一場。你若悟得,不妨試試放下。”
這聲音如幻似真,讓寶玉全身一震。他猛然睜開眼睛,四周依然是空曠的雪山,唯有鐘聲一遍又一遍迴盪。
暗流湧動的轉機
北靜王府的一名幕僚秘密拜訪忠順王,帶來北靜王的一封書信。信中寫道:“榮府雖有舊案,但功大於過。盼王爺高抬貴手,以示寬容。”
忠順王讀罷信件,臉上波瀾不驚,卻在心底暗自盤算:“北靜王護著榮府,或許他也有所圖。我不妨暫且放手,看看他們如何自救。”
與此同時,王妃派人給寶釵送去一件金絲織錦披風,並附上一句話:“寒冬雖至,春風可期。”
寶釵握著披風,心中泛起一絲複雜的暖意。“或許,這一切真的會有轉機。”她喃喃道。
:()紅樓夢:第二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