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的高盧民眾經過長途跋涉好不容易進入行省,是需要在都靈好好休養一段時間,才能恢復健康、繼續遷移。
無論是尼克斯、還是高盧軍隊如今所獲得的情報都是凱撒還在羅馬訓練新兵、看情形至少要兩三個月後才能出兵,這多少麻痺了高盧軍隊的首腦們,他們不但讓大量的高盧民眾聚集在都靈,而且只派駐了兩千名戰士去保護。
維欽託利萬萬沒有想到凱撒不但提前這麼早發起進攻,而且還出乎意料的先突襲北意行省西部。昨天在著急忙慌的情勢之下,他們犯了一個大錯誤,沒有派人趕去通知在都靈及其他幾個城鎮就食的族民儘快躲避起來、以防備可能到來的戰亂。
現在如果派快馬去統治,時間已經太過倉促,身體虛弱、且不少還拖兒帶女的高盧民眾們不可能逃得太遠。而他們要躲進都靈城內,又因為尼克斯軍隊攻佔此城時曾經用投石車把城牆砸出了好幾個缺口,高盧人還沒來得及修繕,因此僅靠兩千名戰士守城,很難為高盧軍隊贏得較長的救援時間。
其實,托爾託納距離都靈有大約兩百里,路程並不近,中間還隔著多個城鎮(雖然都是空城)。進入西法行省西部的羅馬軍隊本應該就近進攻有高盧軍隊主力駐紮、並且是交通樞紐的皮亞琴察,或者進攻西部最富裕的城鎮米蘭……高盧軍隊首腦們習慣性的做出這樣的判斷。
但是凱撒在離開埃及的時候就命令軍隊派出探子詳細探查北方三行省的情況,北意行省西部土地遼闊、高盧軍隊鬆散的組織管理制度、以及沒有足夠的人手來執行嚴格的巡邏,因此羅馬的探子們比較容易的就探查到高盧軍隊在北意行省的兵力部署和動向。
根據這些情報,凱撒果斷的選擇“先進攻都靈”可算是精準的一刀紮在高盧軍隊的腰眼上。
救?還是不救?……高盧軍隊的首腦們很快就做出了“派主力前往都靈救援”的決定,即使是認為“這是個錯誤決定”的維欽託利也不得不點頭。
因為聚集在都靈的高盧民眾絕大多數都來自於高盧南部地區(畢竟距離北意行省更近),其中阿維爾尼部落的族民就有不少,而來自高盧南部各部落的軍隊恰恰又是整個高盧軍隊中的主力,即使有來自北部的首領覺得此舉過於冒險,也不好反對。
維欽託利深知凱撒統率的羅馬軍隊的強大,乾脆狠下心來,放棄皮亞琴察,全軍趕往都靈,救援自己的族民。
從皮亞琴察到都靈有道路相通,而且一路平坦,高盧軍隊兵貴神速,僅用了三天半的時間就抵近了都靈。
此時羅馬軍隊已經將都靈城包圍,卻一直沒有發動攻城,發現高盧軍隊到來之後,立即列陣以待。
高盧軍隊在休整一個小時之後,也展開陣型,主動應戰。
羅馬軍隊四個軍團,兩萬五千人左右;高盧軍隊約有三萬人(在糧食短缺問題得到解決之後,維欽託利又再徵召了幾千名部落戰士)。
雙方在都靈城附近開始了一場激烈的會戰。
都靈城內的兩千名高盧戰士趕緊殺出城去,擊破了由少數還駐留城外的羅馬輔助部隊,然後護衛著城內的民眾,朝著北面不遠處的山嶺逃去。
統率這四個羅馬軍團的將領就是凱撒,這4個軍團本就是凱撒麾下最精銳的部隊,在親涉險地的凱撒的指揮下士氣極其高昂,以密集陣列抵擋住數量多於自己的高盧軍隊的猛烈進攻。即使後來護送高盧民眾逃離的兩千名戰士重新返回,協助主力進行夾擊,但依舊無法撼動羅馬軍隊的陣腳。
維欽託利等高盧軍隊首腦們其實都明白在軍隊數量相差不大的情況下野戰中很難戰勝凱撒的軍隊,但為了拯救困守城中的萬千族民,他們抱著決死一戰的決心向城下的羅馬軍隊發起進攻。
仇恨讓戰士們祛除了畏懼、勇氣倍增、不顧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