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迪伊人的隊伍在後面跟,雖然兩族人加在一起,算上孩子,也就2萬多人,但是這支緩慢向東行進的、斷斷續續的隊伍從庫帕河南岸、到科拉納河東岸、一直延伸到姆雷日尼察河北岸,足足十多里長。
道旁田邊的尼克斯士兵不再對路邊行進的隊伍視而不見,他們都相繼轉過身來,站直身體,朝著途經他們的首領夫人、部門主官的家眷們行注目禮,這是出於對部落高層的尊敬。
在看到後面龐大而臃腫的尼克斯隊伍時,多數士兵的臉上也露出了喜色,尤其是第二、第四軍團裡的新兵們,因為他們知道只有眼前的這些戰友及其家眷遷居之後,騰出來的房屋就會由他們來居住,遺留下來的田地會重新分配給剛剛晉升為正式族民的他們,很快他們也將過上尼克斯老族民那樣富裕幸福的生活!
到了下午,隊伍的前部抵達了維斯特尼,居住在這座寨子裡的幾千名第二軍團家眷同樣也要遷居,她們也早就在道旁等待,紛紛加入進來,使得遷居的隊伍變得更加龐大臃腫。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與此同時,維斯特尼的其他居民在行政長官雷伊烏斯的帶領下,準備了一些食水。
隊伍在這裡稍作歇息,吃點東西,恢復一些體力,順便重整一下佇列,然後才又繼續前行。
黃昏的時候,隊伍的前部終於抵達了託德利多。
但是,涅西婭她們卻不能入內休息,因為這座剛佔領不久的寨子雖然已經被政事堂確立為部落的一座鎮子,但它現在暫時是作為尼克斯部落在庫帕河這邊的外籍輔民居住地。
當時,包圍這座寨子的尼克斯軍隊故意放鬆戒備,引誘寨內的塞格斯提卡民眾趁夜逃跑,從而將其一舉成擒,除了藉故處決該寨子的首領安塔羅斯及其親眷和其他族長之外,7000多名塞格斯提卡民眾全成了俘虜,被重新羈押在這座寨子之中。
再加上旁邊營地裡陸續關押的12,000多名潘諾尼戰士俘虜和攻佔東面那個寨子後又抓獲的1000多名俘虜,這個地方一度集中了超過2萬名俘虜,監管難度非常之大。
但很快薩瓦河那邊第一軍團百人隊進駐各村落的同時,尼克斯人在這裡的勸降工作也在俘虜中全面展開,效果最明顯的是託德利多寨子裡的塞格斯提卡民眾,他們親眼見證了尼克斯人的勇猛和盟軍的慘敗,也看到高高在上的安塔羅斯首領和其他族長們在他們的面前被砍下頭顱,對塞格斯提卡的絕望和對尼克斯人的敬畏已經到了極點。
與此同時,由於該寨子與尼克斯領地接壤,他們也親眼目睹了尼克斯族民辛勤耕耘其肥沃廣袤的田地、以及豐收喜悅的場景,還有那些令人驚歎的木橋、水車……所以當尼克斯人向他們宣佈加入尼克斯部落的好處之後,很快就有6000多民眾響應了號召,只剩下少部分人有些猶豫。
這些加入尼克斯部落的民眾被分批遷往了薩瓦河兩岸。
其次是那些塞格斯提卡戰士俘虜,戰鬥的慘敗、大首領戰死、連大首領的兒子也投降……一系列的打擊讓他們同樣對塞格斯提卡失去了信心,加上又有曾經是族人的塞格斯提卡新兵的反覆勸說,很快就有1000多人選擇加入尼克斯部落,他們當然會被送往薩瓦河沿岸自己的家中與親人團聚。
等過段時間,其他的塞格斯提卡戰士俘虜的家人找過來親自勸說,相信絕大多數也會改變意願,只是到那時他們需要透過努力表現和漫長時間的等待,才能成為尼克斯預備族民中的一員。
最頑固的無疑是除塞格斯提卡之外其他潘諾尼大部落的戰士俘虜,因為他們的領地還沒有被尼克斯人攻佔、他們的家人也沒有被俘虜,他們雖然經歷了這一次慘敗,但他們相信他們的部落仍然有力量同這個剛剛定居於此的外來小部落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