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7頁

但纏到外面時,楊宜君還是換了絲線,絲線瑩潤光潔,各種顏色都有,纏出來更漂亮紀錄片裡纏手鞠球,可以裡外都用木棉線、棉線,那是因為那個時候紡織業、染色業足夠厲害!那些木棉線、棉線可以很勻淨,染色更不必說。

古代染色成本高,染色之後的布可以比沒染色的貴幾倍,具體貴多少要看是什麼顏色。所以,價值高的絲線才有被染成各種顏色的機會。眼下這些木棉線甚至多是素色,都沒什麼顏色可挑的。

新得了一個消磨時間的活兒,婢女們興致都很高,學明白了一點兒之後都紛紛上手。楊宜君也看得有趣,讓平兒去支取了大量的線供她們使用——平日裡她這裡的種種用度,都有管事來送,連胭脂水粉、針頭線腦這些小玩意兒都是有的。

不過,要是這麼多人做手鞠球的話,用的線就多了,平常縫縫補補的量肯定是不夠的。

只是其他人有事做了,楊宜君依舊因為冬日無聊而無所事事。除了讀書之外,竟只剩下發呆、說閒話了。

見楊宜君無聊,性情活潑的晴雯就建議道:「娘子可以出門走走啊。」

楊宜君一隻手支著下巴,看著窗外,連視線都沒有挪:「出門也沒什麼趣味,冬日裡,外頭怕是還沒院子裡好看市面上更無趣,遵義還是太小了,大街都只那麼幾條,看過幾回之後就沒得新鮮了」

楊宜君說的都是真的,晴雯也無話可說,想了一會兒之後,忽然想到了什麼:「娘子還可以去騎馬打獵這冬獵與秋獵不同,但也有不同的趣味呢!」

楊宜君想了想,倒也覺得這是個玩法。當下又沒有別的遊戲,便真的琢磨起出去打獵的事了——出門打獵,還是冬天,自然不是一拍腦門就能的,她心裡盤算了一回,又和幾個婢女商量起要準備些什麼。

平兒最仔細,每一樣都替楊宜君想到,說的最多。

楊宜君一邊聽,一邊自己也說,說著說著,興致越來越高,原本只不過是無可奈何的遊戲,竟變得真有些迫不及待了。

定好要準備什麼之後,楊宜君的小院就熱鬧了起來。平兒她們進進出出的,不只是做物質上的安排,還有人事呢——楊宜君出門打獵,總要有一些人陪同,一同打獵,並保護楊宜君的家丁,還有做雜事的馬奴等等。

這番動靜並不很大,楊宜君到底只是個小娘子,排場總是有限的。但在楊宅之內,只要有心,也不可能完全注意不到。

趙祖光就注意到這事了,與高溶提了一回:「到底是西南邊陲的小娘子,十七娘與中原貴女實在大不相同中原其實也有巾幗不讓鬚眉,那些將門之女,弓馬嫻熟,能動刀杖的都有呢!」

主要是當今天下還不是太平年月,尚武風氣很濃厚,將門自然不忌諱讓家裡的女兒也學點兒『家傳手藝』真的做最壞的打算,戰爭中家破人亡、流離失所了,這樣能上馬拉弓、下馬砍人的小娘子,活下來的可能還大些呢!

從這個角度說,這門『家傳手藝』很實用。

「但她們也沒有這般『理直氣壯』十七娘這般,倒是有些舊唐武周時的氣韻。」趙祖光這話也不是隨便說的。中原那邊,女子厲害的有,可在社會的大風氣下,她們那樣多少有些『不合群』了。所以除了極少數女子,其他人都不會刻意表現這一面。

像楊宜君這樣,自己起興了,一個人就要出去打獵,還讓整個家裡都為這件事大張旗鼓準備,這真是極少見的。

高溶沒有回應趙祖光,他正低頭看書。趙祖光有些意外,走近了一些道:「這是前日從十七娘那兒拿來的書?怎得還沒看完麼?」

高溶現在是借書-還書-借書-再還書,無線迴圈,隔幾日總能去楊宜君那裡一趟。

走近了之後,趙祖光看到了書的封皮,上寫著《長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