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著一條蜜合色綺料披帛,烏髮白膚,琳琅簪環之類,不過兩三樣,且不見奢華。通身素淨換做別人,多少寡淡,但之於她,卻好比是清水出芙蓉、明月出流雲,風流已經到了極致了。
入目所見,覺得滿心歡喜,踏入內室,真實滿堂光彩。
楊家這邊與幾位宮中來者見禮,女官才說明瞭來意——宮裡大娘娘聽說你家有個好女兒,各方面都是一等一的,想要傳你家女兒入宮做女官,你們肯不肯啊?
燕國連宮女都不強要,女官又上一層,往往是詩書傳家的人家出來的,更不可能強搶了,所以一般都會問問。願意去就去,不願意去就不強求了。
徵召民間有才能的女子去宮中做女官,這也是唐朝的傳統了。然而在當下,卻讓楊家上下有些遲疑。
站在父母的角度,肯定不願意女兒進宮做什麼女官。這種事聽起來榮耀,燕國之中普通人家,甚至中等人家,也以家中女兒做女官為好。家裡出了一個女官,倒不是說可以沾光弄權了(確實有這種情況,但極其罕見,而且容易被整治),而是對家聲有很大的好處。
最直接、最表面的,出了女官後,姐姐妹妹們往往立刻會有簪纓貴家前來提親。
至於別的,沒那麼直接的隱藏好處,那就更多了。
但問題是,做女官對這個女兒本身可不見得那麼好——從此之後就是宮裡的人了,難得再見家人。就算將來做女官做到高位,這一點也很難改變,更別說做到高位何其困難。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