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完廟會回家時,楊宜君還剩下大幾十貫錢主要是此時的錢還是很有購買力的,金臂釧、小山釵都是金子做的,才會一起花去一百多貫,之後買的那些小東西家上土產禮物,總共也花不了多少錢。
剩下的錢宜君也沒有留下的意思,打算買一些蜀錦。
之所以沒有直接在市面上買,是因為成都雖然是蜀錦的最大產地,但蜀錦乃是行銷天下的奢侈品,本身就是蜀國的『戰略物資』!大部分蜀錦都是官營織造所所出,一般外銷,蜀人自己要買,得去專門的鋪子,廟會上課找不到!
而另外的私人所出蜀錦,便宜許多,質量只是稍遜於官中所出蜀錦,看起來很美,然而根本買不到——大家都想要,導致了大部分沒有上市就被關係戶瓜分完畢了,只有一小部分流出,買的話要看運氣。
楊宜君已經囑咐哥哥楊盎幫忙了,他在蜀中好幾年了,總有一些朋友的門路的。
至於託外祖家的舅舅舅媽,楊宜君從來沒想過。真要是那麼做,舅舅舅媽能收她的錢嗎?
說起來,周家雖然是蜀中名門,但外祖父這一支並不算很有錢。而具體到外祖父身上,名聲是很大,錢財權勢卻不見得。真要說起來,可能還不如楊宜君自家——楊家到底是播州第一門戶,楊段不是播州候,也是播州候的親兄弟,真正的嫡支呢!分到手的祖產也不少了,楊宜君家就是靠經營這些家產生活的。
蜀錦哪怕是本地買也不便宜,楊宜君哪能『主動』讓舅舅舅媽破費。
在幾日之後,天氣逐漸涼爽,楊宜君也買到了幾匹光華閃耀的蜀錦。與此同時,賣玉環的錢也幾乎花盡了。
「財去人安樂,本就是白得的。」見平兒算她的私房錢,楊宜君看的很開的,是真正的不在乎。
楊宜君還是個在家的小娘子,平日裡衣食住行都不用自己操心。偶爾有錢的概念,也是買書買的太多了,想要的精美首飾得不到,這樣的時候——其實她的物慾也不重,就是需要錢,也不至於因此有執念。她這樣的人,說不在乎錢,就是真不在乎錢。
對於她來說,錢只是個數字,用一串沒有實際意義的數字換得能讓人開心的東西,實在是再划算不過了。
入秋後楊宜君回了播州,家裡人和房中婢女分禮物時都很高興,讓她更確定了這一點。
「到底是長大了,出門這一趟,還記得家中」周氏微笑著點頭。
等到宜君回自己的院子休息時,周氏才換下了輕鬆愉悅的神情,轉而蹙起眉頭來:「怎麼會這樣呢?嬌嬌她,嬌嬌她偏偏被孟家人看上了。」
楊段在旁搖頭,他沒有妻子那樣憂慮,但也覺得有些麻煩:「此事也罷,總歸我這個做父親不會應下,你不用擔心。」
楊段夫妻二人送女兒去成都府是為了讓女兒結識更多的青年才俊,播州這邊的年輕子弟入不得女兒的眼,成都那邊匯聚了蜀中人物精粹,總該有合她心意的了吧?然而沒想到,楊宜君在成都府被孟釗看中了!
其他人覷著孟釗的意思,哪裡會不知道他對楊宜君的態度!這種情況下,別說是身份地位不如孟釗的人了,就是和孟釗差不多的貴公子,也輕易不會冒著得罪孟釗的風險出手——若不是有仇,何必做這樣的事兒呢?得罪一個有實權的孟家子弟,誰知道會有什麼隱憂。
於是,楊宜君這一趟出門,別說是從眾多追求者中挑出一個合心意的了,就是明確上門試探姻緣的人都沒有!
至於『孟釗』本人,說到他,楊段只是輕描淡寫道:「且不說如今蜀國國主已是日薄西山,成都府諸多國主子孫正明爭暗鬥,將來還不知如何呢!便是這位安東將軍得償所願,那又如何呢?」
「天下終究是要一統的,唐末紛亂之後,一開始有多少節度使,多少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