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8頁

聽著唸了一會兒,也處置了幾份奏疏,高溶便有些走神,看御輦上獸頭香爐燃沉香如霧。良久回過神來,道:「方才唸的,再念一遍。」

一旁的王榮是何等會看眼色,立刻明白了關節所在。便低聲道:「官家,小宦官不過是粗識得幾個字罷了,唸的不清不楚的,還是不好不如請楊掌記來念奏章?」

如果楊宜君不是那樣『難搞定』,王榮就先斬後奏了,把人弄來討官家開心再說!然而,楊宜君很多時候並不願意配合他,事實上楊宜君對邀寵於官家根本沒有興趣——王榮也是漸漸明白這一點的,明白之後就是更大的不解。

而比這更不解的是,官家居然沒有因此著惱王榮有時候想想,也不得不感慨,這就是一物降一物了。

與此同時,他也對楊宜君更加尊重了。他算是看出來了,現在外人對楊宜君『前途』的估計都不準確!人家飛上枝頭變鳳凰,是真鳳凰!

高溶並沒有直說好,或者不好,而是過了一會兒,微微點頭王榮明白了,領了口諭,這才下了御輦,親自跑了一趟。

王榮早就將楊宜君坐的哪一輛車牢記於心了,此時徑直等到了楊宜君等幾個女官的車,請車停了。就在外說道:「楊掌記,官家口諭,請您去呢!」

楊宜君本來在看劇來著,這會兒看不成了,但也沒什麼可說的。心裡嘆了一口氣,在同車三位女官的羨慕眼神中下了車。

趕上前頭的御輦,王榮帶著楊宜君上了輦——楊宜君也是第一次上到御輦,這才發現真是寬敞!整個御輦內部就是個中等大小的房間,這個房間還分隔成了一大一小兩個空間,中間用珠簾隔開。

珠簾前面是小的空間,有宮人侍立此處,謹防著官家有什麼需求。另外,官家要見的人也會先在這裡等一等。至於珠簾後,就是官家所在之處了,有軟榻,有書案,有坐椅,有櫃架之類,裝飾精美,儼然是個周到的起居之處。

王榮帶著楊宜君站在珠簾之後,稟報導:「官家,奴才帶了楊掌記來。」

「進來。」高溶聲音沉沉。

高溶上下看了一會兒楊宜君,道:「你近前些,替朕理一理這些瑣碎奏疏怎麼什麼都要上奏!」

一些奏章真的很廢話,雖然已經經過過濾了一些無關緊要之人的無關緊要奏章不會拿到高溶面前但總有些例外麼。比如說重要人物的奏疏,哪怕是普通的問安,中書門下和尚宮局也不好自行處置罷。

楊宜君叉手行禮,完畢之後走進書案,就要去看那些奏疏。然而手才放到奏疏上,高溶就像是想起什麼了一樣,看向一旁的鄭小貴:「你來念。」

鄭小貴是拜了王榮做師傅後才讀書的,說得上認識字,但絕對不是飽讀詩書的人。聽話開啟了一本奏疏,慢慢念著,楊宜君還沒說什麼,高溶先道:「這句讀都不對,平日裡讀的什麼書?不是說讀了書的嗎?」

王榮連忙替徒弟解釋:「官家,這小貴哪裡稱得上讀書,不過是認得幾個字,平日裡看帳、看名帖,不至於做個睜眼瞎罷了他如今都還不能自己寫字,只能叫個會寫字的小太監隨身應著,替他寫帖子、記帳目呢!」

太監讀書的本來就不多,能識字的就算是知識分子了,高溶也不好說什麼,就讓王榮挑個能讀奏疏的來。王榮自然領命,至於說找楊宜君來就是為了讀奏章了——他立刻就拋到腦後了。

那不過是他為了給官家臺階下,找的一個藉口罷了,哪裡會當真呢!

這邊聽著奏疏,車隊不緊不慢往千秋宮而去,快到傍晚時,忽然有一小隊人馬接近車隊。不過一會兒,就有人在珠簾後稟報:「官家,河套總督鄧芝求見。」

燕國在地方上最高的地方長官,也就是所謂『封疆大吏』,一般都是『轉運使』。至於說『總督』,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