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聞言,腳步一頓,緩緩轉身,目光緊緊盯著楊康,眼中滿是狐疑:“楊康,你當真有此誠意?”
楊康迎上郭靖的目光,神色認真:“郭兄,我雖與你理念不同,但也知民心向背的重要性。若軍隊肆意妄為,又怎能贏得天下?這尚方寶劍,便是我的誠意。”
作為一個後世之人,楊康知道怎麼用郭靖,只要用萬民福祉去壓郭靖,郭靖就能屈服為自己所用
郭靖沉思片刻,神色依舊凝重:“即便如此,也難改戰爭本質。一場非正義之戰,即便紀律嚴明,又能如何?百姓依舊要承受戰火之苦,家破人亡的悲劇仍會不斷上演。”
楊康微微皺眉:“郭兄,你執念太深。戰爭一起,傷亡在所難免。但只要最終能實現天下一統,結束紛爭,這一切犧牲都是值得的。”
郭靖搖頭苦笑:“楊康,你所謂的值得,在百姓眼中,卻是無盡的苦難。你若真想彌補,就該停止這場戰爭,而非用這樣的方式來試圖掩蓋戰爭的殘酷。”
楊康沉默不語,臉上神色變幻不定。許久,他緩緩開口:“郭兄,你的話我會考慮。但此刻退兵,絕無可能。
這尚方寶劍,你若願接,便拿去。至少能讓百姓少受些苦難。”
郭靖望著楊康遞來的尚方寶劍,心中糾結萬分。
接,意味著默許這場戰爭的繼續;不接,百姓或許會遭受更多荼毒。
思忖良久,他緩緩伸出手,接過寶劍,沉聲道:“楊康,我接下這劍。但你記住,若大金軍隊發現惡行不改,我定不會留情。即便你是大金皇帝,我也會為百姓討回公道!”
楊康微微點頭:“郭兄儘管放手去做。希望你我都能得償所願,這是調兵聖旨和虎符。
郭兄憑此聖旨和虎符前往兵部辦理調兵文書,前往豐臺大營調近衛軍第三軍騎兵支隊充當護劍大隊。”
郭靖不再多言,手持寶劍,轉身大步離去。他知道,前路艱難,要阻止這場戰爭帶來的災難,還有漫長而艱辛的路要走 。
楊康詔告三軍,觀風使郭靖升任此次南征軍紀監察主任,職比軍長。監察南征三路大軍軍紀,支隊長及其以下若是違反軍紀,可以先斬後奏。
近衛第三軍騎兵支隊改編為皇家陸、海軍督察支隊。督察支隊頭戴白色軍帽,帽子上印督察二字,手帶白色臂章也是督察二字。這支部隊後來幾經擴編,最後成為一支和軍隊作戰部隊獨立的監察紀律部隊。
郭靖手持尚方寶劍,神色凝重地踏入家門。庭院中,穆念慈正在教孩子們習武,一招一式,盡顯英氣。郭大娘坐在一旁,看著孩子們,臉上滿是慈愛。
聽到腳步聲,穆念慈抬眸,見是郭靖,眼中閃過一絲驚喜,隨即又被他嚴肅的神情所取代。“靖哥哥,你回來了,今日怎如此凝重?”穆念慈輕聲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