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更是全力投入手工編織了。
同在一個屋子裡做事的,其他老頭老太們羨慕壞了。
每個人收入有多有少,今天拿到的銅板少,並不代表東西不好,等到賣出去後,自然也能拿到銀子。
因此大家也都不灰心,每天想著法子創新編織,加快手上的編織速度。
顧汐也佔這項生意的一半,每天結算嫌麻煩,就讓大家繼續編織,每天傍晚叫林一去登記數量,把成品的東西,全部搬到隔壁屋子。
最後東西賣完了,統一拿著賬本給大家結算。
一屋子老人沒有反對的,不給銀子他們也願意待在這裡,不僅暖和還有人聊天,一天下來精神頭老好了。
估計誰也沒有想到,過年前的那幾天,青峰鎮上人潮湧動,百姓掙到工錢了,自然也捨得消費,每家店鋪生意都火爆。
顧汐家的庫房成品手工全部售罄,像編織的小動物賣很火,玉米皮編織的床蓆子,都被搶著才能買到,而且賣的價格是最高的。
年後結算下來,最多的人拿到11兩銀子,最少的人也拿到3兩半銀子。
這下可在村裡引起大轟動了,誰能想到會編編手工,就能掙這麼多銀子呢?
顧汐讓村裡的老人們,找到了價值。農村的生活就是這麼現實,掙到銀子的人,在家裡說話都硬氣些,家裡的矛盾爭吵也變少了。
誰家老人一個月拿11兩銀子,回家後不會好好供著,洗衣做飯都不讓插手了。
自此之後,山泉村的村民們,更加急切的想跟著種玉米,大家都覺得種這個,一定能掙到錢,玉米的產量那麼高,玉米皮都能賣那麼多銀子。
可很多人不知道,有些東西只能賣個稀奇和新鮮,等到大家都種了玉米,玉米皮的價值就不高嘍!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回家這些天,顧汐就沒有閒著,各項生意不帶落下的,地裡的活也跟的緊緊。
這不,村口的冬麥還沒種完,她又抽調十幾個人,推著板車來養殖場拉有機肥了,親自指導花匠們配比營養土,既要保證土壤的肥力不燒根,還要具有透氣性和疏鬆性。
經過幾天的辛苦,把油菜籽全部撒到地裡,開始為另外四千畝油菜地育苗。
家裡的人口太多,也不可能所有人做事,都符合她心意和做事風格。因此也會抽出些時間,給大家培訓調教,把人調教好用了,受益的還是她自己。
作坊裡的長工們也一樣,需要培訓專業知識和指導,熟練發黃豆芽的人,調走五人去府城,開闢新的生意市場。
:()穿越成寡婦,養育十兄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