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部分

,自由自在。

盡興之後,二人租了一艘船。盪船過了海峽,來到海南島上。

海南島,古時稱其為“瓊崖”,常為歷代最南端的地方。而到了明代以後,這裡逐漸被得到了開發,居民也慢慢多了起來。島上因長期和內陸隔絕,風物與中原差異很大,文化也迥然不同。

無意和白玉簫一路遊蕩,兩個人對這陌生的地方,都有著無盡的興趣,雖然路途艱難,可也能碰到很多村落。他們和當地人語言不通,路上探聽鎮衣派所在,費了很大周折,還是沒有絲毫進展。

這天,他們在林子裡,碰到了一個獵戶,幾個人攀談起來,終於在他的口中,得知了鎮衣派的一些事情。

原來,這鎮衣派在海南島上,活動也算很引人注目,尤其在獵戶眼裡,一直都是個十分神秘門派,名聲頗廣。但這個門派的人,行事都很謹慎,一般情況下,不會和當地人有所來往,所以一般百姓,對她們知道的也就很少。

而且,鎮衣派弟子,全部都是女流,每個弟子必須在八歲之前入門,並且大多數都是從海南島及周邊島上找來的孤兒。她們自小就被選入本門,從此便再也不會出來,直到老死在那裡。

獵人之所以瞭解一點鎮衣派,是由於他的哥哥早年喪妻,後來在打獵的時候,他也被野獸殺死,留有一個小女兒,喚作“小英”,當時正值鎮衣派在各處選拔弟子入門,他就把小英送進了鎮衣派受教。

當初,他親自陪侄女去,往南一直走到南海的最南端,也就是眾人皆知的“天涯海角”。

無意和白玉簫有了人目標,就辭謝了獵戶,二人趕了幾天的路,最後找到了這個被稱作“天涯海角”的地方。

相傳一代文豪蘇東坡,當年由於政治原因,遭到貶謫而來到這一帶,他遊山玩水時,也曾來過這陸地的盡頭。觀了這裡的景物,倍感其地之遙遠,如天之涯,若海之角,聯絡起曾路過的“天涯亭”和“海角亭”,因此才寫了“天涯”兩個字,使人刻在了海邊的石山上面。並且還寫有文章,來紀念這件事情。

後人觀東坡之字,覺著甚是孤單,就又請人仿照東坡的手筆,寫了“海角”兩個字,鐫刻在了對面的另一座是山上。後世“天涯海角”,就是這麼而來的。

當然,這只不過是人們的傳說而已,可信度並不見得很高,只是人們都喜歡好事情,東坡鐫“天涯”,也算萬代風流的佳話,我們寧願相信這是真的,讓這種美好的事情,留在我們的心裡,又何必去追究的那麼詳細。

考研歷史,就留給歷史家去做吧!

天涯海角,不愧是個好地方,站在了“天涯”石上,舉目萬物皆空,彷佛站在了天地的邊緣,立在了“海角”石上,環視四海盡平,就像立在了海路的盡頭。

若是對於江湖豪俠,於月明星稀的晚上,坐在“天涯”之巔飲酒賦詩,其情當是多麼灑落風流。在狂風驟雨的黃昏,跳上“海角”絕頂放歌舞劍,其境又是何等慷慨豪邁。

這可樂壞了無意和白玉簫,他們兩個在一起,就覺得很興奮,一會兒落上天涯石,唱歌幾曲,過一會兒又飛上海角石上,大吼幾聲。這樣一來,他們就覺得很舒服。

人有時候,被什麼事情壓抑的久了,或者讓單調寂寞的生活困擾,就是需要放縱性的發洩一下,這樣心情就會舒暢許多。

悲傷需要放縱,快樂也需要放縱。

獵人曾今說過,“天涯海角”再往東,約莫十里左右,有一個神秘的深谷,名字叫做“天涯澗”,一進入天涯澗,就到了鎮衣派管轄的禁區。

鎮衣派一向不容許外人進入天涯澗,獵戶說他當初把侄女送到天涯澗外,有人就來接走了小英,他也不知道鎮衣派具體在天涯澗裡的什麼地方。外人也大都瞭解鎮衣派的規定,並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