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成功,有的只是日復一日的艱難前行和年復一年的重新振作。
生活就像一場馬拉松,別人追求的是速度,而我在意的是態度,只要過程是快樂的,輸贏又有何妨。
想緩一緩,每天給自己一點感受快樂的能力,不為過去而嘆息,不為將來而擔憂,就像最初出發時那樣,勇敢無畏,熱情洋溢。
就在我每天深陷憂慮、感慨萬千的時候,村裡的傻兒子出院了。
村幹部親自把傻兒子接回了家。
到了晚上,村幹部把傻兒子房頭的一夥人都叫了過來,商量照顧傻兒子的事宜。
等人都到齊以後,會議開始。
然而,現場的氣氛卻異常沉悶,大家個個都低著頭,誰也不表態,也不說話。
這種沉默其實就是一種無聲的表態,很明顯,大家都不想管這個麻煩事兒。
眼看事情發展到了這種僵持的程度,最後,村幹部打破了沉默說道:
“給傻兒子把五保戶報上,村裡再給他提供個公益崗位,這樣各種算下來,一年也將近兩萬元。你們誰願意管他,這些錢就誰領。”
話剛說完,剛才還低著頭的房頭們立刻來了精神,開始了他們的表演。
個個把自己說得跟聖人一樣,紛紛表示願意照顧傻兒子。
畢竟只是每天三頓飯的事兒,能花多少錢?
一年兩萬多呢,一個年輕人出去打工,一年能帶回來的也就這點錢。
在金錢面前,誰能不心動呢?只要一涉及到錢,人的醜態就立馬原形畢露。
在人群中,只有傻兒子的三爸一直沒有表態,他自始至終都沒有說話。
他本來平時就是個話少的人,是個實實在在的老好人,屬於那種埋頭多幹活、很少開口說話的型別。
我心裡想著提議讓傻兒子的二爸來照顧傻兒子,但是又猶豫了,我要是這麼一說,肯定又得得罪不少人。
反正這事兒和自己沒關係,再說還有村委會的人在呢,讓他們決定吧。
就這樣爭論了好一會兒,最後村幹部說道:
“就讓他二爸照顧吧,你有沒有意見?”
村幹部轉頭問他二爸。
他二爸突然抬起頭,大聲說道:
“我沒意見!”
這時,所有人都像炸了鍋一樣,罵罵咧咧地說:“那你們還不如直接讓二叔照顧就算了,何必把我們叫來呢,這不是明擺著耍人嗎?”
大家一邊嘴裡不停地抱怨著,一邊氣呼呼地走出了屋裡。
人走完後,屋子裡只留下了村裡的幹部和工作人員、傻兒子,還有我跟他二爸。
村幹部說道:“你就放心照顧,有扶貧的米麵油,我給你再多發點,只要你把傻兒子照顧好,一切都好說。”
就這樣,傻兒子最終算是有了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