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5部分

軍隊知道了會自發護送,而不是拿著槍炮來搶劫。路過一個地方,當地百姓也會自發幫忙,不管是富商還是農民,都積極伸出援助之手。

比如一批文物運到樂山,需要存放在當地的祠堂。幾個村子的族人二話不說,不僅把祠堂給騰出來,還主動幫忙招募工人、尋找船隻、洽談價格,似乎這是他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或許在國人的心目中,搶救戰時文物就等於搶救中華文明,擁有著比生命還更崇高神聖的意義。

太和殿前,易培基再次清點了今天的裝箱文物,登記造冊並讓眾人簽字後,他轉身問周赫煊:“明誠,你看這偌大的北平城,日本人什麼時候會打進來?”

周赫煊想了想說:“不出五年。”

“那還好,五年足夠轉移文物了,”易培基鬆了口氣,“就怕只給我五個月時間。”

易培基原本的打算,是將文物全部裝箱後再轉移。但半個多月前山海關告破,眼看著日本人就要長驅直入,易培基馬上提前啟動文物南遷計劃,把已經裝箱的2000千餘箱文物搬走。

兩人正說這話,突然來了個身穿長衫、戴著眼鏡、鬚髮花白的老頭兒。老頭兒氣憤地看著裝箱文物,怒罵道:“搬搬般,全都搬走。日本人還沒打過來,你們這些投降派就想著逃跑了。都逃吧,等日本人佔領了全中國,看你們能逃到哪裡去!”

周赫煊一頭霧水地問:“寅村兄,這位老先生是?”

易培基說道:“古物陳列所的所長周肇祥,不用理會他。”

周肇祥的身體非常瘦弱,長長的白鬍子隨風飄搖,似乎他這個人也隨時會被風吹倒。他指著易培基的鼻子說:“姓易的,你是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這些文物運走簡單,我看你怎麼把它們聚攏,還沒運到上海就已經被貪官汙吏盜賣殆盡了!”

周赫煊上前問候道:“周老先生安好,鄙人周赫煊。”

周肇祥捋捋白鬍子,點頭說:“原來是周明誠當面,你是個明白人,就來評評理!如今國難當頭,日本人都攻破山海關了,我們這個時候搬遷文物,這算什麼?不是明擺著告訴老百姓,政府不敢打,這北平守不住嗎?這些文物價值連城,一旦運走,哪裡還能收得回來?”

聽了這番話,周赫煊才知道周肇祥並非老頑固,而是有著自己的考慮。

確實,這個時候南遷故宮文物,等於向老百姓發出政府不敢抵抗的訊號。而且數萬件文物的搬遷風險非常大,如果周赫煊不是穿越者,他也不敢相信這些文物無一損毀遺失的奇蹟。

周赫煊無法向這位老先生解釋什麼,他只能說:“我並非故宮博物院的人,所以不敢妄加評判,只希望易先生好好保護這些珍寶。”

“哼,一丘之貉,一丘之貉啊!”周肇祥痛心疾首。

周赫煊連忙溜到旁邊歇著,不想跟這個老頭兒理論,生怕會氣得對方直接吐血倒地。他找工作人員一問,才知道這半年來故宮整天爭吵,主要負責人分為三派。館長易培基主張把文物搬到上海,副館長張繼主張把文物搬到西安,周肇祥則堅決反對文物搬遷。

周赫煊突然想到易培基未來的遭遇,貌似就是因為文物搬遷而倒黴的。

張繼在文物搬遷計劃中敗陣,感覺自己面子上抹不過,又覺得自己失去了對故宮博物院的掌控。於是他就來陰的了,居然造謠說易培基貪汙倒賣文物。搞得易培基名聲盡喪,財產被沒收,在窮困潦倒中只活了幾年就去世。

直到新中國成立以後,才有人為易培基洗去冤屈易培基可是太祖讀師範時的校長啊,可以說是太祖的老師,給他翻案是肯定的。

周赫煊突然覺得水好深,易培基也有自己的政治背景,只憑一個張繼根本無法造謠詆譭他,更別說抄家沒收易培基的私人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