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會做夢,做夢不分白天和夜晚,只要你進入睡眠狀態,就有可能做夢。
夢通常都會有強烈的情感色調。這些情感在夢中所表達出來的強度,絕對不應該被輕視。因為在我們醒來後,往往會忽視掉它們其實只是一場夢境而已。比如,如果我在夢中害怕強盜,雖然那些強盜完全是虛構的,但我感受到的恐懼卻是非常真實的。
當我們從噩夢中驚醒時,心跳會加速,呼吸也會變得急促。
這是因為我們的身體在夢中真實地經歷了那些情感,即使我們的理智告訴我們那只是一場夢。
而且,有時候我們甚至會在夢中哭醒或者笑醒。
所以,夢不僅僅是一種虛擬的體驗,它還能夠影響我們的情緒和生理狀態。
同樣地,如果我在夢中感到快樂,那這種快樂的感覺也同樣是真實的。這表明,夢中體驗到的某種情感,其強烈程度與清醒時並無差異。因此,夢急切地希望我們能夠將其視為我們真正的精神體驗之一,並透過其情感內容而非觀念內容來理解它。
也許,我們可以從夢中找到一些平時被我們忽略的內心感受,從而更好地瞭解自己。
然而,在清醒狀態下,由於缺乏觀念內容上的關聯,我們無法將其納入我們的精神評價體系之中。此外,如果情感與觀念之間的性質或強度不一致,那麼我們在清醒時做出的判斷將會受到嚴重干擾。
也許,我們可以從夢中找到一些平時被我們忽略的內心感受,從而更好地瞭解自己。
在夢中,我們的觀念內容並不一定會引發我們在清醒狀態下所期待的那種情感反應。這常常令人感到詫異,因為夢境中的情感反應往往與現實生活中的邏輯和常理相悖。斯頓培爾曾斷言,夢中的觀念失去了其精神價值。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絕對。
實際上,我們可以找到許多與之相反的例子。有時候,當一種情感以極其強烈的方式表現出來時,它所在的內容卻似乎並沒有給予足夠的理由來解釋這種情感的強度。在夢裡,我可能置身於恐怖、危險或令人反感的情境之中,但卻絲毫感覺不到恐懼或厭惡。相反地,有時候我會對一些原本應該是無害的事物感到害怕,或者對一些幼稚可笑的事情感到喜悅。這樣的反差讓我們意識到,夢中的情感體驗與現實世界中的情感規律存在著明顯的差異。
如果我們從夢的顯意進入夢的隱意,這個不解之謎就可能會比任何其他夢問題消失得更突然、更徹底。因此,我們不必再解釋,因為它將不復存在。分析告訴我們,觀念內容已經發生了移植和替換,而那些感情則保持不變。所以,透過夢的變形,已經發生改變的觀念內容和保持完整的感情不再吻合不足為奇,而透過分析把正確內容放回原處也不足為奇。
在受到抵抗的審查制度影響的精神情結中,那些感情是堅定的構成要素。只有這個要素,才能指導我們加以正確完善。這種情勢在心理官能症中要比夢中展現得更清晰。
例如,一個人在現實生活中可能對某個特定的人或事物有著深厚的情感,但在夢中,這些情感可能會被投射到完全不同的物件身上。這種情感的轉移和扭曲使得我們難以直接從夢中的觀念內容推斷出其真實含義。
另一方面,夢中的情感也可能反映出我們潛意識中被壓抑或忽視的部分。這些隱藏的情感在現實生活中可能由於各種原因無法表達出來,但在夢中卻得到了釋放。
因此,透過對夢境中情感的深入分析,我們有機會觸及到自己內心深處的秘密和潛在需求。這不僅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自己,還有可能為解決心理問題提供線索。
當然,要解讀夢境中的情感並非易事,需要藉助專業的知識和方法。但透過對夢的研究,我們可以逐漸揭開潛意識的神秘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