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毫不疲倦地連續吹了整整兩天。
那漫天的黃土彷彿給天空披上了一層厚重的紗幕。
讓整個世界都顯得有些混沌。
然而,大地上卻到處呈現出一片盎然的綠色,充滿了生機與希望。
清明節的這個清晨,我早早地坐在桌前。
認真裁剪著前幾日買來的白紙和黃紙。我小心翼翼地把紙割成長條。
心裡想著這是要為爺爺奶奶和父親上墳準備的。
早年間,曾聽父親說過,只有子孫親手做的紙條,才蘊含著最真摯的情感。
才是真心實意的。所以,這次我沒有選擇去買那些已經做好的成品。
就這樣,一個小時悄然過去,我終於將所有的紙都裁剪完畢。
按照我們這兒的鄉俗,在這一天還要精心製作兩碗貢飯。
所謂貢飯,就是要炒兩碗菜,然後在上面用雞蛋攤成的餅做出好看的形狀。
當然,還需要搭配其他的食材。娟站在一旁,一臉的無奈,憂心忡忡地對我說:
“咋辦啊!我真的不會做貢飯。”
我趕忙安慰她:“彆著急,我讓媽來教你。”
於是,我轉身向母親說道:“媽,娟不會做貢飯,麻煩您給教著做一下。”
娟隨即推著母親往廚房走去。
在母親還未生病之前,這些活她總是一早就利落地準備好了。
根本無需我們費心。
可如今,這麼簡單的事情,我們當中的很多人卻都不會做。
就在我們正忙活著的時候,妹妹也回來了。
她手裡提著父親生前最喜歡吃的水果,剛一進門,就迫不及待地問道:
“哥,都準備好了嗎?”
我回應道:“都準備好了。”
妹妹接著說:“好了就早點走,去了還要拔草呢。”
我說道:“稍微等等,看你二哥來不來。”
妹妹滿臉驚奇地問:“他每年都是自己去,從來不和我們一起去,你怎麼會想到等他?”
我解釋道:“前段時間你二哥回來過,我感覺他有點變化,等等吧。”
在等待的過程中,母親和娟在廚房裡忙碌著,終於把貢飯做好了。
這時,振振也從羊場趕了回來。
大家都在一旁催促著早點出發,可我卻一直堅持要等著建平。
因為我不想讓還健在的母親傷心難過。
我希望母親能夠親眼看到子女們和睦相處,更不想在父親的墳前缺少任何一個人。
然而,我們足足等了一個多小時,弟弟建平還是沒有回來。
妹妹氣得直跺腳,大聲說道:“走不走,不走了我自己去!”
沒辦法,我只能帶著妹妹和振振先出發了。
一路上,路兩旁的樹葉綠得發亮,彷彿被大自然精心擦拭過一般。
莊稼地裡的油菜花金黃金黃的,肆意盛開著,像是一片金色的海洋。
村裡去上墳早的人已經開始往回走了,我們時不時地與他們打著招呼。
妹妹一路上不停地埋怨著:“叫你早點走,你非得等著,人沒來,倒把自己的心情弄沒了。”
我默默地聽著,沒有說話,心裡卻想著,我是真心希望母親看到我們兒女能一起去給父親上墳,儘量不讓母親留下遺憾。
終於,我們到達了父親的墳前。
剛把帶來的東西放下,我突然一轉眼,竟看見弟弟建平手裡提著東西,帶著兩個孩子朝這邊走來。
我趕緊給妹妹說:“你看,那是不是你二哥?”
妹妹順著我手指的方向看去,嘴裡嘟囔著:“來就來唄,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