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光陰,轉瞬即逝。
蒙古草原上,寒風依舊凜冽,卻吹不散大漢鐵騎的熊熊戰意。
薛仁貴率領著麾下將士,如同一柄鋒利的尖刀,深深地刺入蒙古腹地,所向披靡。
蒙古各部族,在漢軍的鐵蹄之下,紛紛潰敗,四散而逃。
與此同時,大漢境內,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各州郡在法正的推動下,紛紛設立學堂。
朗朗讀書聲,開始在各地響起,為大漢的未來,注入新的活力。
徐州州牧府,諸葛亮卻眉頭緊鎖,一臉愁容。
“主公,可是有何煩心之事?”主簿小心翼翼地問道。
諸葛亮嘆了口氣,放下手中的竹簡,“唉,這竹簡實在太過笨重,攜帶不便,不利於書籍的流通啊。”
“確實如此。”主簿點頭附和,“若是能有更輕便的書寫之物,就好了。”
諸葛亮翻閱著案上的書籍,心中思緒萬千。
竹簡笨重,縑帛昂貴,都不是長久之計。
如何才能讓知識更廣泛地傳播,讓更多的人能夠讀書識字?
突然,一個念頭如同閃電般劃過他的腦海。
紙!對,是紙!
雖然工藝粗糙,但卻輕便易攜。
如果能夠將造紙術改良,用紙來書寫書籍,豈不是可以大大增加書籍的流通?
想到這裡,諸葛亮豁然開朗,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他立刻起身,取來筆墨,開始撰寫奏摺。
“臣諸葛亮,拜見陛下。”奏摺的開頭,諸葛亮先向劉備請安,然後筆鋒一轉,將自己關於紙的想法,詳細地闡述了一遍。
“臣以為,若能以紙代竹簡,則書籍流通之速,可增數倍。百姓求學之易,亦可大增。此乃利國利民之舉,望陛下明鑑。”
寫完奏摺,諸葛亮反覆檢查了幾遍,確認無誤後,命人快馬加鞭,將奏摺送往洛陽,呈給劉備。
洛陽,皇宮御書房。
劉備正在批閱奏章,內侍小心翼翼地遞上一封來自徐州的奏摺。
“徐州?”劉備接過奏摺,眉頭微微一挑。
自從諸葛亮坐鎮徐州後,他很少有奏摺送來,這次又會是什麼事情?
他開啟奏摺,仔細閱讀起來。
隨著閱讀的深入,劉備臉上的表情,從疑惑逐漸轉變為驚喜。
“妙哉!妙哉!妙哉!”
劉備看完奏摺,激動地站起身來,在御書房內來回踱步。
這時,沮授和郭嘉得召,前來彙報政務。
一進入御書房,便看到劉備如此激動,不由得好奇問道:“陛下,何事如此高興?”
劉備哈哈一笑,將奏摺遞給二人,“你們自己看看吧,孔明真是給了朕一個大大的驚喜!”
沮授和郭嘉接過奏摺,仔細閱讀起來,臉上也露出了驚訝的表情,“陛下,這紙張若是真能如孔明所言,那可真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啊!”
“是啊!”劉備興奮地說道,“朕一直苦於書籍的流通問題,沒想到孔明竟然想到了用紙來解決,真是太好了!”
“陛下,此事事關重大,臣建議立刻召集工部官員,研究造紙之法。”一旁的沮授建議道。
“嗯,公與所言極是。”劉備點了點頭,“朕這就下旨,讓工部儘快研製出紙張,為我大漢的文化發展,添磚加瓦!”
郭嘉卻搖著羽扇,笑道:“陛下,這紙張雖輕便,但想必粗鄙,書寫不易,如果可以將其改進,使其更加細膩光滑,那就更好了。”
劉備聽後,也覺得有理,但一時之間卻苦思不得結果。
他眉頭緊鎖,在御書房內來回踱步,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