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皇帝與皇宮,回到民間,房地產市場上,兩層的明白。一般複式已經有這個不方便,就是在上面睡房忘了拿手機或半夜三更想到廚房拿罐汽水,不想驚動傭人,就得爬一段樓梯。一次兩次還覺得爽,到身心俱疲時,如果還要是三層樓的,真有咫尺天涯之感。
逛過故宮及看過很多花園別墅後,不得不想起你看人好人看你好的道理。
。。
衛星看世界
心理學兼社會學家戴維·尼文道:“根本沒有國家這玩兒,有的只是土地、河流、山丘和平原。”
大白天有機會在飛機視窗位看三萬英尺下的山水,地球的確是平的,看不見國界,這種小王子式的語言思想,卻會幻滅在衛星影象裡。曾經從網上(合法)下載一幅衛星拍攝的地球全夜景,不同層次的藍色中有一點點銀粉,以至大到像銀器聚寶盤的點綴。我將之製成牆紙作壁上觀,慢慢從美麗的人間世看見醜陋的國際相。
星塵般的銀粉,當然是夜燈,聚成銀色冠冕的是繁榮的大城市,誰發展得最奢侈,誰耗用最多能源,比看什麼資料還具震撼力。這壯麗的畫面,除了標示了建設與自然的比例,還表達了貧富懸殊,也解釋了奪得全球最銀獎的美國用紅血在中東交換黑血的原因,反對京都協議書的苦衷。
然後,看著美國的盟友歐洲,也有一卡卡火鑽在閃亮,我想象,這幅圖拍攝於*最初改革開放前,“*”結束後,中國百廢待興,一定不像現在,沒有足夠的銀紙在我的牆上拿到全球第三的銀獎。時光倒流二十年拍下的畫面,中國這片桑葉還沒有染銀,歐美政府大抵不會對奧運諸多動作,宗教種族制度的差異,從來只是政府爭奪資源漂亮的藉口,真正為這些問題而痛心疾首的民間力量,在需要使用時成為政權的百搭牌。
國家這玩意兒,在高空中本來是肉眼看不到的,理想主義者看見一定中了全球化地球村的騙局,人造衛星看不到聯合國是軍事經濟強國的俱樂部,但又無力讓藍圖的銀點分佈得平均點、好看點。
無限必讀
一位熱衷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的朋友最近如夢初醒,對我一彈三嘆,他朋友的兒子(即延伸到當代學子)對諸葛亮的《出師表》連聽都沒聽過,更別說看了,大有世風日下之意。我對他說,這有什麼關係?教科書範文是取消了《出師表》,所以那學生不就錯失了一篇陳情的鴻文;但如果他有留心奧巴馬的演講,聽了覺得有趣,然後從網上把全文研究一番,也一樣有另一番收穫。
學習這回事,跟感情一樣勉強沒幸福。教科書有什麼就帶著應付的心態來看,看不出個興味來,一畢業不是把這些經典古文還給老師就是還給時間。教育制度倘若繼續綁著老師的手來教學,令學生對古文望而生畏,那是教育的失敗,與世風無關。
而且,一說到古文經典,為什麼會嚇跑人?因為經典太多也太濫了吧。最糟的是為了營銷,不論新書古籍,逢書都有“必讀”之類的文案。至於中國經典必讀,更有很多簡介書動不動就必讀一百。想那個“必”字,也不知是什麼心造就了什麼事,也不曉得最後是為國學建功還是趕客。
經史子集,要看齊全的話,別說能力,所花時間精力已堪稱白首窮經,還要抱著必然要看的心情去看,慘過假裝很愛一個人,然後執子之手偕老。
莊子要是活在這個網界無邊的時代,大概說上一萬遍“生有涯而智無涯”還嫌不夠,資訊知識以光速膨脹,要上進博學,好像什麼都是必看必讀;當什麼都是必讀的時候,其實就沒有所謂必讀了。
抱著實惠的心態,就在普天下的必讀中找有利可圖的看吧。還可以學李敖的讀書法,先看大綱,然後用觀鳥隊的目光跳看內文,抓到重點就記下來圈起來甚至剪下來,這樣的高效率淺閱讀也算得上狠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