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44部分

,反而是把一部分的竹香囊給庫存了起來。不但如此,他們還把竹香囊的銷售形式,從代銷改為了先預付貨款,然後再提貨的方式,這一進一出的,短期內的利潤,可說是成倍的增加了。

要不是阿豆不允許林剛插手,說不得這傢伙就要在竹香囊的銷售上橫敲一筆了,不是敲阿豆老大的竹槓,而是敲顧客們的竹槓。誰叫現在有很多商場,都在求著林剛把竹香囊的特許銷售權交給他們呢?倒不是阿豆有什麼意見,而是李家姊妹以及方麗她們有著自己的做法,那就是把涼蓆搭配在竹香囊的供應之中,也就是說,只有銷售完了一定的涼蓆份額之後,才能配給到一定數額的竹香囊。

如此一來,涼蓆的銷售數量,也就不可避免的直線上升了。

有時候,一件東西放在商場賣,本身的品質是一方面,最主要的,還得看商場的重視以及廣告程度。一旦被商場看重了,哪怕再滯銷的產品,照樣能賣得熱火朝天。就這樣,原本是涼蓆銷售的淡季,被商場重視之後,直接轉變成了旺季。

順理成章的,竹香囊的銷售權也被交給了各大商場,不是阿豆不想在診所集團的中藥護理專櫃進行銷售,而是想要成立單獨的竹產品專櫃。

到了這個時候,青龍鄉這邊的竹子加工廠,已經遠遠不能滿足銷售的產量了,考慮到當地的生態平衡,阿豆並沒有及時的加大產量,反而維持著一箇中等水平的生產量。求大於供,引發的後果就是銷售價格的進一步上漲,舉個簡單的例子,在國內賣五十人民幣左右的涼蓆,到了國外後,價格直接上漲到了一百多美圓,有的黑心商場,甚至直接定了數百美元的價格,居然還能賣得脫銷?!

當然了,出口的涼蓆,多半是雕刻有圖案的,算成本的話,還得算上手工雕刻這一項,即便這樣,它的成本也不會離譜到哪裡去。

竹香囊以及涼蓆的出口,最直接的受益人,還要數當地的村民們,除了工人之外,竹材的收購以及雕刻,都能為當地的閒置勞動力帶來利益。就拿雕刻來說,複雜的有難度的圖案,一般人確實雕刻不出來,但是簡單的圖案,卻是誰都能雕刻的,只要經過短暫的練習,就能雕刻出活靈活現的圖案來了。

有句老話怎麼說來著?熟能生巧嘛!

別小看這樣的活,勤快點的話,幾乎能達到竹子加工廠普通工人的月收入,至於那些手藝好的雕刻藝人,竹子加工廠不求他們快,只求他們雕刻得再精細一點,越是精細的作品,就越能得到竹子廠的額外獎勵。其實,這些雕刻藝人每雕刻一件產品,除了議定的酬勞外,總歸是能得到一定的獎勵,區別只在多少而已。

在阿豆的指點下,經過雕刻藝人加工的產品,不管是涼蓆還是竹香囊,都能在國外賣出大價錢來。竹香囊就不用說了,最離譜的,還要數手工雕刻的涼蓆,最貴的一種,居然賣出了數萬美圓的價格,實是叫人想不到啊想不到!

銷售的同時,手工雕刻的長廣告也已經拍攝完成了,廣告並沒有拿去電視臺播放,而是放在了商場的專櫃內,長達幾個小時的雕刻廣告,最直接的體現出了雕刻藝人們的辛苦。有了這樣的活廣告,再有了商場的重視,來自青龍鄉竹製品的熱銷,也就順理成章了。

……

………【第十九卷勢不可擋第五十一章置換股份】………

在看過竹子廠的賬戶之後,青龍鄉鄉政府的官員們就再也坐不住了。在他們看來,竹子加工廠能賺錢不稀奇,難得的是這麼一個不起眼專案,居然那麼能賺錢?早知道是這麼回事的話,當初還不如把竹編廠的管理權交給這些大學生們,然後鄉政府等著分紅就行了。

鄉政府的人也是奇怪,涼蓆之類的產品,以前竹編廠也有做過,最後的結果卻是連本錢都沒收回,就被迫停止了。這樣看來,下來的這批女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