裨將王離(王翦之孫)。”
接班的問題,就這樣完全變了樣子。兵權的問題,順帶也就解決了。
這就看出趙高拉攏李斯的必要性了。趙高扶植胡亥上臺這件事,太過離奇,帝國的任何官員都可能會提出疑問。而李斯是帝國最高行政官,如果謊稱是李斯親耳聽始皇帝說的,事情才具有可信性。趙高這是在拿死人壓活人。
在這場陰謀戲裡,趙高要磨米,李斯就是拉磨的驢;趙高要過河,李斯就是臨時搭建的橋。
政治陰謀,一切取決於利益。趙高可以在君王剛剛嚥氣之際,就違背君王的旨意,他對李斯怎麼可能抱有一絲慈悲?
可惜,李斯竟一點也意識不到這危險處境。
偽造的遺詔寫好之後,胡亥馬上派親信作為特使,飛馳上郡,送到蒙恬軍的大營去。
事情辦到這一步,仍然還潛藏著一個危險,那就是扶蘇與蒙恬可能會抗命,發兵造反。如果是這樣,問題就大了,因為在扶蘇那裡,也有一定的權力正統性。
為防止出現這種可能,車隊在過了井陘(今屬河北)之後,故意向北繞了一大圈,窺探北邊的動靜。
卻說那信使到了上郡之後,把信交給扶蘇。扶蘇萬沒想到父親的詔書竟是這樣的內容,如雷轟頂,悲泣不止。但知道父命難違,只好接過寶劍,回到內舍準備自殺。
第三十章火山口上的末日狂歡(2)
蒙恬雖然也很震驚,但他較為冷靜,勸阻扶蘇說:“皇帝巡遊在外,並沒有立太子,命臣領三十萬軍戍邊,以公子您為監軍,這是將天下的重任託付給我們。如今僅憑一使者來,就要自殺,焉知其中無詐?可暫且派人向皇上請命,若屬實,再死不遲!”
扶蘇為人忠孝,不肯抗命,對蒙恬說:“父令子死,唯有一死,又何必請命?”說完,便自刎而死。
蒙恬久經戰陣,深疑其中有詐,說什麼也不肯死。偽造遺詔只是說賜死,使者並沒有權力殺死蒙恬,只好把他交給獄官,關押在上郡的陽周(今陝西安定北),自己回咸陽覆命去了。
此時,出巡車隊已過了九原(今內蒙包頭西),正沿著著名的“九原直道”馳回咸陽。在臨近咸陽時,終於得到了扶蘇已死的訊息。趙高欣喜若狂:第三步也實現了!於是催促車隊加緊趕路。
等到了咸陽附近,見留守的右丞相馮去疾率領眾人,已在郊外迎接。
這時候,時間就是政治,趙高立刻假傳聖旨,說皇上重病在身,免去一切朝儀,車隊直接回宮。
早一步回到政治中心,就是早一步奪得正統,趙高哪裡有心思再玩那套“虛擬皇帝”的花樣。一聲呼喝,車隊馬不停蹄,一股腦地擁進咸陽宮去了。
胡亥此時志得意滿,想到遠在北邊被囚的蒙恬,覺得他一門三代有功於秦,便也有了想寬恕的意思。可是趙高不想讓蒙恬活。
趙高對蒙氏有宿怨。當初趙高在剛進秦宮時,曾犯有大罪,秦始皇讓蒙毅治他的罪。蒙毅不敢枉法,判決趙高罪當死,並開除官職。可是秦始皇考慮到趙高辦事機敏,算個人才吧,就饒了他一命,恢復了他的官職。
這本不幹蒙毅什麼事,可是趙高卻記了仇,現下可算找到報復的機會了,於是趙高向胡亥進讒道:“先帝早就有意讓你做太子,可是蒙氏兄弟反對,所以才改立了扶蘇。今日不除去蒙氏兄弟,來日他們必為扶蘇復仇,那時恐陛下就難以安枕了。”
胡亥不會追究這讒言是真是假,凡是能威脅到他帝位的,寧可錯殺,也不能放過,於是下令緝拿在“祈禱山川”返回途中的蒙毅。將蒙毅逮捕後,就關押在代郡(治所在今河北代縣)的獄中。
先朝的重臣這樣一個個地被剪除,李斯卻不置一詞。李斯自以為扶助胡亥上臺有大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