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林與美國銀行突然達成了收購協議,讓許多人驚呼慶幸。
在這場如閃電戰般的併購中,美林和美國銀行以每股29美元的收購價達成一致,美林以換股方式將公司以500億美元出讓給美國銀行。
在併購交易達成以後,美林股價隨即暴跌213。可即便是股價暴跌,這也總比雷曼兄弟徹底破產要好,因為只要公司存活下來,股價這東西,那不是想怎麼來就怎麼來?
當真正的金融風暴來襲時,最不被外界所看好的美林反而踉踉蹌蹌地爬上岸來,也讓業界大跌眼鏡。
巴菲特曾說過一句經典名言:“華爾街的所有公司都是‘裸泳者’。”
只是這一回,美林好歹爬上了岸,沒有被淹死在這場全球性的金融災難裡。裸就裸吧,活著就好,緩過這陣子了,繼續裸也不是不行。
自去年2月份次貸問題顯現出來一直到去年年底,美國國家金融服務公司「untrywide」面臨倒閉為止,次貸危機其實已經持續了10個月的時間。
不過那個時候整個美國都在捂蓋子,覺得還能掙扎一下,所以在今年1月份的時候,美國銀行換股的方式,以4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美國國家金融服務公司。
可是隨著次貸危機的波及範圍越來越廣,也越來越嚴重,救肯定是救不過來了,只有像美林這種早早開始自救的機構和公司有上岸的機會。
其實,整個9月份之前,形勢都還有緩和,可是奧運會結束進入到9月份,形勢突然急轉直下。一方面,兩房——房利美和房地美、美國國際集團aig、全美第六大銀行wau等超大型企業相繼暴雷,美聯儲的援助責任瞬間呈現數倍的增大。
美聯儲就算再有準備,它再牛逼,也不可能都顧及的過來。
另一方面,還有無數資本在後面推波助瀾,包括雷曼兄弟這個死逑了的全美第四大投行。
即便是雷曼兄弟這家投行早就已經在擔保債務權證上出現了鉅額虧損,可是根據今年他們釋出的二季度財報顯示,雷曼兄弟依然在加大做多擔保債務權證的倉位。
純純的找死啊。
就它這種有恃無恐不怕死的滾刀肉行為,背後的原因就是源於雷曼兄弟董事會在賭美聯儲無論如何也會出手援助他們,他們可是全美第四大的投行啊!真要破產,那得霍霍死多少人?
而華爾街的投資人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整個市場對於美聯儲會提供援助的預期那是相當的一致,因此債權人依然敢於把資金繼續放給從事高風險產品投資的各大投資機構,其中也包括雷曼兄弟。
美聯儲一看,這還得了,我們在前面辛辛苦苦的救火救大家,你們卻在後面明目張膽的往火上澆油,找死是吧?那就成全你們。
於是,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美聯儲決定選擇一家情況最嚴重,同時影響力也足夠震懾市場的且活得不耐煩的投資機構來一個殺雞儆猴。
於是,跳的最兇,也是最找死的雷曼兄弟“幸運”的成為了反面的典型,順理成章的成為了美聯儲要殺的那隻雞。
美聯儲主動放棄了對雷曼兄弟潛在的一切承諾,他們要讓雷曼兄弟徹底倒閉,藉以警示所有市場參與者不要再想著美聯儲會全都救,也不要再想著渾水摸魚、趁機撈好處。
之所以挑中雷曼兄弟,首先因為它規模很大,全美排名第四的投行,具備足夠的震懾力。
可是雷曼兄弟又沒有龐大到房利美、房地美和美國國際集團aig這樣的程度。
還有一點,美聯儲當時判斷雷曼兄弟即使是倒閉也不至引發金融行業系統性的崩潰。
更關鍵的是,關鍵中的關鍵,在已經遭受沉重打擊的諸多投資機構當間,雷曼兄弟是風險資產投資比例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