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3章 古韻天成

“眉眼盈盈,古韻天成。佳人華服加身,精緻頭飾璀璨奪目,於古建前佇立;眸光流轉間盡顯東方溫婉之美,國風魅力,盡在這一幀幀畫面中。”李慕瑤輕聲道。

一旁的婢女阿桃忍不住接話:“小姐,今日這般盛裝打扮,可是在等那位公子?”

李慕瑤面上一紅,嗔怪道:“莫要亂語。”雖如此說著,目光卻不由自主地望向巷口。

不多時,只見一位身著月白色錦袍的男子匆匆而來。看到李慕瑤後,他眼中滿是驚喜。

“慕瑤姑娘,許久不見。”男子拱手行禮。李慕瑤微微福身還禮,兩人相視一笑,似有千言萬語卻不知從何說起。

原來這男子名叫蘇瑾軒,是京城有名的才子,與李慕瑤偶然相識便互生情愫。

“聽聞城中新開了一家畫舫,不知姑娘可否賞臉同遊?”

蘇瑾軒小心翼翼地發出邀請。李慕瑤略作思考,輕輕點頭。於是二人結伴同行,一路上引得眾人側目。

畫舫之上,清風徐來,李慕瑤憑欄而望,蘇瑾軒悄悄站到她身後,輕聲訴說著心中傾慕之情,李慕瑤靜靜聆聽,嘴角噙著一抹淺笑,那畫面彷彿一幅絕美的古風畫卷。

……

…………

………………

“既然心之所願,那便付諸行動!”蘇北辰輕聲呢喃著這句話,目光堅定地落在面前的書桌之上。

他深吸一口氣,緩緩提起手中的毛筆,飽蘸墨汁後,輕輕落下筆尖,開始書寫起第十三冊竹箋書來。

隨著筆觸的遊動,一個個蒼勁有力的字躍然於淡黃色的竹箋紙上。

每一個筆畫都彷彿蘊含著蘇北辰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力量,他全神貫注地沉浸其中,將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透過文字一一表達出來。

窗外微風輕拂,吹得窗前的翠竹沙沙作響,似是在為蘇北辰的創作加油鼓勁。

而屋內則一片靜謐,只有他的呼吸聲和筆與紙摩擦發出的細微聲響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曲美妙的樂章。

蘇北辰專注書寫之時,蘇瑾軒與李慕瑤在畫舫中的時光也溫馨美好。然而,平靜之下暗湧流動。

城中忽然傳出一些流言蜚語,說李慕瑤與蘇瑾軒交往過密,有失閨閣女子的矜持。

李慕瑤聽到傳言後,心中憂慮。蘇瑾軒安慰她不必在意,可事情並未就此平息。

與此同時,蘇北辰寫完竹箋書後,帶著它前去拜訪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

老者翻閱之後,大為讚賞,並提及近日城中風氣之事,嘆息連連。蘇北辰聽出老者深意,心中一動。

蘇北辰找到蘇瑾軒,兄弟倆一番長談。蘇北辰決定利用自己的才名和影響力,為蘇瑾軒與李慕瑤正名。

他舉辦一場詩會,邀請城中名人雅士參加。會上,蘇北辰當眾誦讀了竹箋書中關於愛情本真與自由的篇章,暗指蘇瑾軒與李慕瑤之情應得到尊重。

眾人聽後,若有所思。漸漸地,流言消弭,蘇瑾軒與李慕瑤得以繼續坦然相伴,而蘇北辰也因為此事,其思想境界更受人們敬仰。

幾日後,蘇瑾軒攜李慕瑤前來拜謝蘇北辰。李慕瑤盈盈下拜,感激道:“若非蘇公子仗義相助,小女子恐再難與瑾軒兄相見。”

蘇北辰趕忙扶起,笑道:“姑娘不必多禮,瑾軒乃我義弟,此乃我分內之事。”

此後日子漸趨平靜,蘇瑾軒與李慕瑤感情日篤。

蘇瑾軒每日都會為李慕瑤作詩一首,或贊其美貌,或表己深情。李慕瑤則將這些詩作精心收藏。

一日,朝廷頒佈詔令,欲選拔賢能之士入朝為官。

蘇北辰之名亦在舉薦之列。蘇北辰深知責任重大,決心赴京應試。蘇瑾軒雖不捨義兄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