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
鄭振鐸
一身烏黑的羽毛,一對輕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那樣可愛的活潑的小燕子。
二三月的春日裡,輕風微微地吹拂著,如毛的細雨由天上灑落著,千條萬條的柔柳,紅的白的黃的花,青的草,綠的葉,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形成了爛漫無比的春天。這時候,那些小燕子,那麼伶俐可愛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飛來,加入這光彩奪目的圖畫中,為春光平添了許多生趣。
小燕子帶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陽光滿地時,斜飛於曠亮無比的天空,嘰的一聲,已由這裡的稻田上,飛到那邊的高柳下了。
另有幾隻卻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橫掠著,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爾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圓暈便一圈一圈地盪漾開去。11
那邊還有飛倦了的幾對,閒散地在纖細的電線杆上休憩——嫩藍的春天,幾支木杆,幾痕細線連於杆與杆之間,線上停著幾個小黑點,那便是燕子。多麼有趣的一幅圖畫呀!
詞語辨析
1.
多音字
散:
(sǎn)散漫 散兵遊勇;(sàn)分散 天女散花
辨析
表示“沒有約束,鬆開”“零碎的,不集中的”“藥末”時,讀sǎn,如,鬆散、散漫。表示“分開,由聚集而分離”“分佈,分給”“排遣”時,讀sàn,如,分散、解散。
杆:
(gān)旗杆 欄杆;(gǎn)筆桿兒 一杆槍
辨析
表示“較長的木棍或類似的東西”時,讀gān,如,旗杆、欄杆。表示“較小的圓木條或像木條的東西”“量詞,用於有杆的器物”時,讀gǎn,如,筆桿兒、一杆槍。
圈:
(quān)圓圈;(juàn)圈養;(juān)圈起來
例句
今年,王大伯又圈(quān)出了一塊地,砌成了大大的豬圈(juàn),將豬圈(juān)進去圈(juàn)養。
思考
思考1:
《燕子》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內容?
解答1:
《燕子》這篇課文主要描繪了春天裡燕子的外形特點和它在飛行、休息時的美麗畫面,表達了作者對燕子的喜愛之情。
思考2:
作者在課文中是如何形容燕子的外形的?
解答2:
作者在課文中形容燕子有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輕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活潑可愛。
思考3:
燕子飛行時有什麼特點?
解答3:
燕子飛行時速度很快,身姿輕盈,而且在飛行中還會不斷變換方向,非常靈活
創作背景
1927年鄭振鐸被迫遠走歐洲,乘船前往法國巴黎避難,途中見到海燕,引發綿綿鄉愁,寫成《海燕》。課文節選自《海燕》的第一自然段。
中心思想
本文透過對如詩如畫般的春天景色的描繪,以及對可愛活潑的小燕子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小燕子的無限喜愛之情。
作者簡介
人物生平
鄭振鐸(1898-1958),筆名西諦、郭源新,福建長樂人。中國作家、文學史家,新文化運動的積極倡導者之一。主編《小說月報》《世界文庫》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曾任文物局局長等職。
文學成就
他以小說、散文、詩歌等多種形式,描繪了那個時代普通人的生活狀態和情感世界。 他的作品既具有濃郁的現實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