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點石成金

“點石成金”這個成語源自東晉時期葛洪所著的《神仙傳》一書。它承載著人們對神奇力量和超凡能力的嚮往與想象。

在那充滿奇幻色彩的古代傳說裡,那些身懷仙道之術的高人能夠施展神秘法術,只需輕輕一點,便能讓堅硬冰冷的石頭瞬間化作璀璨奪目的黃金。這種超乎尋常的變化令人驚歎不已,彷彿是一場奇蹟的上演。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點石成金”這一詞彙逐漸融入了現代漢語之中,並被賦予了更為廣泛而深刻的含義。如今,當我們提及“點石成金”時,更多地是用來形容一種在文學藝術領域或是其他方面展現出的卓越才能——就像是擁有一雙神奇之手,可以巧妙地修改一篇原本平淡無奇的文章,使其煥發出耀眼光芒;又或者如同掌握了一門精妙絕倫的技藝,能夠在看似平凡普通的事物之上施加魔法般的力量,從而創造出意想不到的價值。

從語法結構上來看,“點石成金”屬於兼語式結構。其中,“點石”這一動作既是前一個動詞短語的賓語,同時又是後一個動詞短語“成金”的主語。這樣獨特的構造使得整個成語既簡潔明瞭,又蘊含著豐富的語義層次。

此外,由於其具有將平凡化為非凡、變腐朽為神奇的積極意義,所以“點石成金”通常帶有褒義色彩。在日常用語及文學作品當中,它常被用作謂語來描述某人具備這種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也可用作定語以修飾那些具有此類特質的人或事物。例如:這位作家真是有著點石成金的妙筆,經他修改後的文稿簡直判若兩人;她那雙慧眼猶如點石成金之手,總能發現別人忽視的閃光點。

成語出處

東晉·葛洪《神仙傳》:“許遜,南昌人。晉初為旌陽令,點石化金,以足逋賦。”1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點石成金”。1

成語故事

曾幾何時,有一人,家境貧寒,猶如那寒風中瑟瑟發抖的枯葉。然而,其家中卻供奉著神仙呂洞賓的神位,此人更是節衣縮食,省下些許錢財,買來香燭,日日在神位前虔誠地磕頭祈禱。

呂洞賓聞此,大為感動,遂駕著那五彩祥雲,如仙人下凡般降落在這人的院子裡。他伸出那如白玉般的手指,輕輕一點,院中的大磨盤瞬間變成了閃耀著璀璨光芒的黃金。

呂洞賓朗聲道:“難得你如此誠心,這金磨盤便贈予你了,你今生今世無需再為衣食擔憂。”這人卻連連擺手,如撥浪鼓一般,道:“不要,不要。”呂洞賓愈發感動,讚歎道:“似你這般不貪財的老實人,世間罕有,我定當將真道傳授於你!”那人見呂洞賓未能領會他的意思,心中焦急萬分,猶如那熱鍋上的螞蟻,卻又不好直言,只得支支吾吾了許久,方才說道:“大仙,我並非此意,我實則是想要你那能點石成金的手指頭。”

呂洞賓一聽,頓時怒髮衝冠,氣不打一處來,道:“呸,好一個貪得無厭的傢伙!”言罷,即刻駕著那五彩祥雲,如流星般疾馳而去。而院子裡留下的金子,也在須臾之間,變回了那副破舊不堪、老態龍鍾的石磨盤。

成語寓意

在那充滿奇幻色彩的神話故事裡,呂洞賓本欲將點石成金的本領化為金磨盤贈予信徒,怎料那信徒竟是如此貪得無厭,妄圖得到點石成金的金手指,最終落得個竹籃打水一場空,金磨盤和金手指皆與他無緣。這則成語猶如警鐘長鳴,警示著人們,人生最忌諱的便是“貪”字,貪得無厭之人,猶如陷入無底深淵,在無盡的追求中迷失自我,從而喪失諸多做人的樂趣。人的貪慾恰似那無底的黑洞,永遠無法被填滿。當人們為了名利而爭得頭破血流,心中唯有名利二字時,便會將人生的真諦棄之不顧。

3

成語運用

成文用法

“點石成金”宛如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