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成語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這一源自寓言故事的複句成語,其歷史可追溯至《鶡冠子·天則》一書。此成語最初以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出這樣一種情景:當一片小小的樹葉遮擋住人的雙眼時,即便是眼前那雄偉壯觀、高聳入雲的泰山,也會變得難以察覺和視而不見。
從字面上理解,“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的本意清晰明瞭,但它所蘊含的深意卻遠不止於此。這句成語常被用來比喻人們容易被區域性的現象所迷惑,以至於無法看清事物的全貌和本質。就如同那片遮住視線的葉子,雖小卻能讓人對整個泰山失去感知,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往往也會因為過於關注某個細節或區域性情況,而忽略了更重要的大局和整體形勢。這種片面的認知和短視的行為,可能導致我們做出錯誤的判斷和決策。
此外,“一葉障目,不見泰山”還可以形容一個人目光狹隘、見識淺薄。那些只盯著眼前蠅頭小利或者短期利益的人,常常忽視了長遠發展和更廣闊的前景。他們猶如井底之蛙,只能看到井口上方那一小片天空,卻誤以為那就是世界的全部。
在句子中,“一葉障目,不見泰山”通常用作賓語或分句,起到強調和警示的作用。例如:“他總是拘泥於一些瑣碎的事情,真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啊!”這句話透過運用這個成語,批評了某人過分注重細枝末節而缺乏宏觀視野。又如:“我們不能一葉障目,不見泰山,要從整體出發考慮問題。”這裡則是以勸告的口吻提醒人們避免因區域性干擾而迷失方向,應始終保持全面看待事物的能力。
總的來說,“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是一句具有深刻哲理和教育意義的成語,它告誡著人們在面對複雜多變的世界時,要有開闊的眼界、敏銳的洞察力以及全域性觀念,切不可被表面現象所矇蔽,從而錯失良機或陷入困境。同時,它也時刻提醒著我們不斷反思自己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努力克服自身的侷限性,以實現更為高遠的目標和成就。
中文名
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外文名
cannot see the world due to one block in front of eyes
拼音
yi yè zhàng mu,bu jiàn tàishān
近義詞
坐井觀天、掩耳盜鈴、管中窺豹等
語法結構
複句式
成文用法
作賓語、分句
成語出處
《鶡冠子·天則》
感情色彩
貶義詞
同義詞
一葉蔽目、一葉障目
成語出處
最早出處
一葉蔽目,不見太(通“泰”)山;兩豆塞耳,不聞雷霆。(《鶡冠子·天則》)3
衍生典故
楚人居貧,讀《淮南子》:“得螳螂伺蟬自障葉,可以隱形。”遂於樹下仰取葉。螳螂執葉伺蟬,以摘之,葉落樹下;樹下先有落葉,不能復分別,掃取數鬥歸。一一以葉自障,問其妻曰:“汝見我不?”妻始時恆答言“見”,經日乃厭倦不堪,紿(dài)雲:“不見!”嘿(mo)然大喜,齎(ji)葉入市,對而取人物,吏遂縛詣縣。縣官受辭,自說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三國魏·邯鄲淳《笑林》)2
後人根據以上典故總結出成語“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或“一葉蔽目”。
成語故事
昔日楚國,有一書生,家境貧寒,堪比那陋室之苔。一日,書生於屋內埋頭苦讀,偶然間,他於《淮南子》中瞥見一則螳螂捕蟬之記載,言螳螂捕蟬時,常以樹葉遮蔽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