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7章 追夢的科技人

報道的開頭,林雲並沒有直接描述王明和他的團隊,而是從王明實驗室裡一臺精密儀器的核心部件說起。這個部件,只有指甲蓋大小,卻需要經過十幾道複雜的工序才能完成。林雲詳細地描寫了每一道工序,從最初的材料選擇,到切割、打磨、拋光,再到最後的組裝和除錯,每一個步驟都充滿了挑戰和艱辛。他甚至用了一種擬人的手法,將這個小小的部件比作一個正在孕育的生命,需要科技工作者們像呵護嬰兒一樣,小心翼翼地呵護它,才能最終讓它煥發出生命的光彩。

林雲回憶起自己在戰國時期學習木工的經歷。那時,他為了製作一個簡單的木凳,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從選材到加工,每一個步驟都容不得半點馬虎。他清楚地記得,為了掌握一種特殊的榫卯結構,他曾經連續幾天練習,手上磨出了水泡,甚至連吃飯都感覺手指僵硬。但當他最終成功地將木凳製作完成時,那種成就感和喜悅感,至今都讓他記憶猶新。

他將這種感受融入到報道中,將王明和他的團隊比作技藝精湛的工匠,將他們研發的科技成果比作一件件精美的藝術品。他詳細地描述了王明和他的團隊在實驗室裡工作的場景:他們穿著白大褂,戴著護目鏡,在顯微鏡下聚精會神地操作著各種儀器;他們一遍遍地進行實驗,一次次地失敗,又一次次地重新開始;他們為了一個資料,可以爭論到深夜,為了一個方案,可以通宵達旦地工作。

林雲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王明在實驗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困難,以及他是如何克服這些困難的。有一次,一個關鍵實驗連續失敗了十幾次,王明和他的團隊幾乎陷入了絕望。就在這時,王明想起了一位老教授曾經說過的話:“科學的道路上,沒有捷徑可走,只有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走下去。”他重新振作精神,帶領團隊仔細分析實驗資料,最終找到了問題所在,併成功地完成了實驗。

林雲並沒有簡單地講述這個故事,而是將實驗失敗時的沮喪、迷茫,以及最終成功時的喜悅、激動,都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他甚至用了一些細節描寫,例如王明在實驗失敗後,獨自一人在實驗室裡默默地抽菸,以及在實驗成功後,他激動地擁抱團隊成員,眼中閃爍著淚光。

報道的結尾,林雲再次回到了那個指甲蓋大小的精密部件。他寫道:“這個小小的部件,凝聚了無數科技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它不僅僅是一項科技成果,更是一座精神豐碑,它象徵著中國科技的崛起,也象徵著中國年輕一代科技人才的希望和夢想。”

他回到桌前,再次點開王明的採訪錄音。窗外車流的喧囂彷彿被隔絕在外,耳麥裡傳來王明低沉而富有磁性的聲音,講述著他在科研道路上的點點滴滴。林雲閉上眼睛,仔細聆聽著每一個字句,努力捕捉著隱藏在字裡行間的真情實感。他彷彿回到了那個簡陋的木工坊,刨花四濺,木屑紛飛,粗糙的木料在他手中逐漸成形。指尖的疼痛、汗水的浸潤、以及最終完成作品時的成就感和滿足感,這些記憶如此鮮活,彷彿就在昨日。他努力將這種感覺融入到報道中,將自己學習木工的艱辛,例如最初無法掌握工具,被木刺扎破手指,以及反覆練習同一個動作直到肌肉痠痛等細節,與王明科研道路上的挑戰一一對應。他寫到王明無數次失敗的實驗,寫到他熬夜查閱資料到凌晨,寫到他頂著壓力不斷突破瓶頸的執著,試圖將兩種不同的奮鬥歷程交織在一起,展現出一種共通的精神核心。然而,即使加入了這些細節,他仍然覺得報道缺少靈魂,缺少一種能夠直擊人心的力量,讓他感到沮喪。他煩躁地抓了抓頭髮,起身給自己倒了杯水,希望能找到新的突破口。

採訪進行到後半段,王明的聲音略顯沙啞,但依舊低沉而有力,每一個字都彷彿帶著重量,敲擊在林雲的心上。他談到一次次實驗失敗的沮喪,儀器發出刺耳的警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