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子伶又接著說道:“再看這‘選擇題’,就是給他們列出幾個相近的回答,故意混淆視聽,以此來看看他們學的知識是否紮實牢固。每道題給四個選擇就可以了。比如說考學子關於某篇文章的理解,給出四個對文章主旨的不同解讀,讓他們選出正確的那個。對於下人們呢,可以出一些生活常識類的,像‘遇到主人生氣,以下哪種做法最合適:一.躲起來;二.上去勸說;三.趕緊做事;四.在一旁哭泣’,就是這種形式的。夫子們,這下你們可明白些了吧?”
另一位夫子點頭道:“嗯,小姐這說法倒也有些道理,只是這形式確實新奇,還需好好琢磨琢磨。”
“這‘填空題’呢,”顧子伶繼續解釋道,
“學子這邊可以從那些經典的詩詞歌賦裡出題,出了上一句,讓他們答下一句,或是出下一句答上一句。這既能考察他們對詩詞的熟悉程度,又能檢驗他們的記憶力。對於下人們這邊呢,就出得簡單一點,畢竟他們時間少,而且大多都在學寫字。可以出一些像‘炙雅軒每天要在( )時辰開業’這種簡單的填空題,讓他們填個時間就行。夫子們,你們覺得這樣能考察到他們的知識掌握情況不?”
一位夫子應道:“小姐,從不同方面考察,倒也周全,只是這對下人的考察,是否有些過於基礎了?”
顧子伶耐心解釋道:“夫子,下人們平日裡忙於雜務,學的時間本就少,基礎的東西若是都掌握不好,又怎能期望他們有更多的提升呢?先把基礎夯實了,往後再慢慢加深難度。”
說到這兒,顧子伶稍稍停頓了一下,喝了口水潤潤喉,然後指著“註解題”說道:“這第四種,註解,顧名思義,就是考察對詩詞的理解啦。給出一首詩詞,讓他們解釋其中幾句的含義呀,或者分析整首詩表達的情感之類的。這對於學子們來說,可是很重要的文學素養考察呀。”
最後,她看向“閱讀理解”那一項,說道:“這第五題呢,就像大家考科舉那樣的最後一道大題一樣出題就行了,讓他們根據給出的一篇文章或者一段故事,寫最少五百字的理解和感悟。可以是分析文中人物的性格特點,也可以是探討故事背後反映的社會現象等等。夫子們,這樣一整套試卷下來,是不是就能更全面地考察大家了呢?”
眾夫子聽完顧子伶這一番詳細的解釋,都被她這新奇的想法給驚呆了。
他們在這書院裡教了這麼多年書,出過的論文試卷也不計其數了,可這樣的試卷形式,還真是從來都沒見過呀。
一位夫子驚訝地說道:“小姐,這……這可真是聞所未聞吶,這般出題,當真能如您所言,全面考察眾人?”
顧子伶見他們那副驚訝的模樣,心裡也明白這想法確實有些超前了。
不過她覺得,既然要考察大家,那就得全面、科學地來嘛。
她想了想,又接著說道:“還有哦,大家可不能只考文的,其他方面也要考呀,武試也得考。大家都考一樣的專案,比如跑個多遠呀,做幾個規定的動作啊之類的,具體的你們自己安排吧。”
一位夫子疑惑地問道:“小姐,這武試向來是單獨考核武生的呀,為何要讓學子們下人們也考呢?”
顧子伶解釋道:“夫子,如今這世道,可不能光有文才呀,身體也得強健才行。讓他們都考武試,既能鍛鍊他們的體魄,又能讓他們明白,學問可不只是書本上的東西,實踐與身體素質也同樣重要呀。”
說完,顧子伶便對眾夫子擺了擺手,說道:“行了,你們就按照我剛才說的,出兩個試卷來給我瞧瞧。看看能不能把我這想法給落實到位。”
眾夫子們聽了,紛紛點頭應是,然後便一邊交頭接耳地討論著,一邊緩緩地走了出去,準備按照顧子伶的新思路去出那兩份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