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朝貢章程。
六部,門下,可是慎之又慎。
兩日之後,一份詳盡的奏章公文呈遞入宮。
“免禮。”
“朕先看看。”
天祿閣中,劉牧翻開奏章公文。
“諾。”
顧雍作揖恭拜,而後掀袍落座。
接過宮侍煮好的紅茶,捏著一小塊酥餅塞入口中。
天祿閣中飲茶食糕點,可不是逾制之事,而是天子的恩賜,自然要受著。
“顧卿。”
“各方統籌擬算的可以,但整體價格要往上加三成。”
“每年至少要給大漢三十六萬萬錢,如果笈多王國的錢不夠,賣給大漢的礦產貨物不夠多,就繼續去夷滅城邦,再不夠就讓他割地估價。”
劉牧輕叩桌案,沉聲道:“同時,行商司要把控他們的物價,勿要讓他們絕望,也別讓他們完成的太過輕鬆。”
“諾。”
顧雍恭敬道。
劉牧合上章程,沉聲道:“再修改一次,明日送來閣中審閱,今日六部各司的官職有所調整,你要做好準備!”
顧雍瞳孔微縮,謹慎道:“陛下,可是為了王化之政?”
“是啊。”
劉牧抿了口茶,搖頭失笑道:“朕本來是想要簡化內政制度,定品為貴便可,可此次各邦來使,才發現內政的官職與掌兵事的官職有些撞了,對外有模糊難鑑之感!”
“陛下聖明!”
顧雍起身作揖恭拜。
內政調整,勢在必行。
例如六部二十四司尚可,但二十四司丞,顯然和鎮國府四司撞了,確實有些不妥之處。
而且,門下,中樞,諫議,又與殿中,監州,王卒相近。
此次調整內政官制,必然會讓新制趨近完善,更好的代替舊制度。
半晌時間。
兩封大漢天子御製擬定。
經由殿中尉,發往吏部,禮部。
中樞尉更職:設中樞令,左右僕射,中樞都事郎……
門下尉更職:設門下令,左右侍中,門下給事中……
諫議尉更職:設諫議令,左右侍御史,諫議大夫……
六部二十四司:尚書,左右侍郎不變,二十四司丞更為二十四司郎中,下設主事,員外郎……
…………
……
如果說,以前的新制是為了掌控大漢,代替舊制。
這一次官職更改,便是為了增加對外的掌控,對邦國進行王化。
“嘖。”
典韋宣詔回來,在偏殿烤著火爐,憨笑道:“這一下,典校六尉算是整備齊了,上三尉為典,下三尉為校!”
“典與校?”
許褚猛的恍然大悟。
典韋點了點頭,說道:“以後,見到典三尉主官,都得叫一聲令君了。”
“當得。”
許褚連連附和。
完全體的新制,初顯大漢。
一個別於三公九卿,三省六部的制度,需要劉牧一步步摸索完善。
他不能將所有權力給予臣卿,所以門下議政,議的是六部之政,並非是天子之詔,從而遏制中樞理政六部的權力。
諫議尉,才是上勸天子,下擊臣卿的存在。
翌日。
典客司的朝貢章程被劉牧批閱。
經由禮部擬詔,殿中宣詔,合定諸邦。
朝貢盟約早已簽署,新的朝貢貿易公文簽訂時,由畫師負責描繪,經工匠篆刻,印於大漢朝報之上。
年前最後一封朝報,於年關當日分發。
這一年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