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經完成了合同簽署,團隊正在鷹醬國韋布裡奇拆卸生產線,預計下個月就能完成拆卸並運回夏國西安進行重新組裝。
考慮到技術的複雜性,整個過程可能要到今年六七月才能完成。”
甄特繼續追問:“但是,僅有生產線還不夠,大型客機所需的配套裝置和技術支援同樣重要。”
“確實如此,殿下。”
蘇晨回應:“所以我們不僅僅引進了總裝線,還一併將關鍵部件如機翼、尾翼的生產線帶回來了。
至於機身材料,大部分夏國都能自給自足,並已透過鷹醬國宇航公司的認證。
對於機載裝置,我們將從鷹醬國引進完整的SKd套件,確保效能和安全。
此外,鷹醬國宇航公司還將派遣專家小組駐紮夏國,指導監督生產流程,並協助新飛機透過嚴格的認證程式。”
“這聽起來確實很有潛力。”
甄特一邊摸著他那毛茸茸的絡腮鬍,一邊沉思著說:“如果夏國真的能製造出合格的bAc客機,價格肯定會有明顯下降。”
蘇晨接話道:“其實,在專案初期,成本節約不會太明顯。
畢竟大部分零部件和材料還得依賴進口,唯一能省一點的是夏國較低的人工成本。
但因為工人剛開始可能不夠熟練,效率低下的問題可能會抵消這部分節省。不過,投資飛機制造業得有長遠的眼光。
這是一項需要10年、20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見到回報的投資。
我不僅關注當前的技術水平,還期待隨著國產化率的提高,未來成本會逐漸降低。我們有信心在現有機型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和發展。”
甄特贊同地點點頭。他深知,在迪莫,夏國工業產品的成本優勢顯而易見。
例如,在兩伊戰爭中,儘管雙方都有來自世界強國的武器裝備,但在實際戰鬥中廣泛使用的卻是夏國的坦克、裝甲車、飛機等。
原因很簡單:消耗戰中,便宜的武器更具吸引力。
雖然這些武器效能上不如西方同類產品,但價格低廉的優勢使得它們成為戰場上的首選。
蘇晨的話讓甄特意識到,這個人對夏國發展航空業是認真的,並且有著明確的長期規劃。
甄特不由得感嘆,背後有一個強大的國家支援,就是有這樣的好處。
作為一名接受過西方教育的迪莫人,甄特深諳工業化對於國家實力的重要性。
然而,對於迪莫乃至整個阿連西來說,成為一個真正的工業國似乎遙不可及——人口基數小,難以支撐起完整的工業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