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老的曲阜尼山,沂河之畔,陳生每日在河上捕魚,生活雖清苦卻平靜安寧。
一日,陳生賣完魚往家走,路過沙灘時,瞧見一位白髮蒼蒼、面容憔悴的老嫗蜷縮在一塊石頭旁。陳生心生憐憫,趕忙上前探問。老嫗顫抖著說自己腹痛難忍,好似舊疾復發。
陳生沒有絲毫猶豫,立刻放下魚簍,飛奔去找鎮上的郎中。郎中趕來為老嫗診治後,稱並無大礙,只是飲食不節所致,開了幾副調理的藥。陳生不僅付了診金和藥費,還將自己僅有的乾糧和水送給老嫗,如此一來,他這一天的收穫算是全搭進去了。
他攙扶著老嫗回到自家那破舊的小屋,陳生的妻子也是個心地仁厚之人,知曉事情原委後,趕忙為老嫗煮了一碗熱粥,悉心照料。幾日後,老嫗身體漸漸康復,洗漱過後,竟透著一股祥和之氣,儀態端莊。
老嫗欲辭行,陳生得知老嫗無兒無女,親人皆已離世,且自覺大限將至,已選好安息之地,死後自有鄰里幫忙料理後事。陳生念及老嫗孤苦伶仃,苦苦哀求她留下,說自己父母早亡,願為老嫗養老送終。
老嫗頗為感動,長嘆一聲道:“臨了能遇著你們這般好心人,善者必有善報。我便破一次例,助你們一臂之力,再留一日。”
夫妻二人聞言大喜,老嫗獨自外出,陳生欲相隨,卻被老嫗阻攔,示意他安心等候。日暮時分,老嫗歸來,滿面春風。用過晚飯後,便回屋歇息。
次日,老嫗領著陳生來到河邊一處極為隱蔽且看似荒蕪的角落,告知他在此搭建住所,日後陳家必將福澤深厚、諸事順遂,但切不可向外人多言。陳生面露難色,稱自己囊中羞澀,無力建房。老嫗讓他先搭個簡易的竹棚,住下後切勿隨意改動,陳生連連點頭。
幾日後,陳生搭好竹棚,一家人遷入其中。村民們見了無不感到詫異,紛紛前來問詢,陳生只是笑笑,並不作答。自那以後,陳家的日子逐漸有了起色,陳生不再僅僅出海捕魚,而是購置了一艘小船,做起了魚貨生意,收入頗為可觀,後來更是開了一家魚味商鋪,生意越做越紅火,家境殷實起來。
村民們又是羨慕又是嫉妒,向他討教致富之道,陳生牢記老嫗的叮囑,只是微笑不語。多年後,陳生的兒子陳啟長大成人並定了親。陳啟滿心疑惑,家中富裕卻仍居住在這簡陋竹棚之中,便想新建一座大宅院。陳生卻嚴令子孫後代都要住在這竹棚裡,並不多加解釋。
陳啟心中鬱悶,無奈之下,只好在附近另選地址蓋房成親。他多次勸說父母搬來同住,方便照顧,可陳生卻稱住在竹棚自在舒適,且有僕人照料,讓陳啟專心經營生意。
又過了幾年,陳生病重離世,臨終前再三囑咐陳啟,千萬不可動竹棚及周邊分毫。陳啟厚葬父親,因家中富足,陪葬品頗為豐厚。起初,陳啟謹記父親的遺言,偶爾還會回竹棚小住。但他的妻兒都嫌棄竹棚地處偏僻、潮溼悶熱,蚊蟲肆虐。久而久之,陳啟也不再前往,只留一位老僕看守。
又過了些年頭,一位遠房親戚前來拜訪,與陳啟閒聊時提及竹棚,認為如今家中富裕,大可將竹棚翻修重建,也算不得違背先人遺願。陳啟聽了覺得有理,便命人拆除竹棚,挖掘地基,準備大興土木。
就在挖到深處之時,原本晴空萬里的天空驟然狂風呼嘯、烏雲蔽日、暴雨傾盆。伴隨著一聲震天霹靂,地基處緩緩爬出一隻巨大的靈龜。它高昂著頭,發出震耳欲聾的咆哮聲,那聲音如同洪鐘鳴響,在沂河河畔迴盪。
靈龜的雙眼閃爍著幽光,它憤怒地扭動著身軀,四肢用力地刨著地面,激起層層泥土。它張大嘴巴,一股黑色的煙霧從口中噴出,彷彿要將整個世界吞噬。
靈龜向著天空發出怒吼,那聲音彷彿要衝破天際,震得周圍的樹木都瑟瑟發抖。它在原地不停地打